第一届呵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公益活动成功举办,书写儿少心理健康新篇

发布于 2025/05/26 13:46

5月25日,杭州在“全国心理健康日”这一特殊节点,由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赛鸥公益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呵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暨家校社医·共筑心盾”公益活动,于杭州市笕文实验学校圆满落幕。

活动集结医疗、教育、心理、公益等领域权威力量,为超千名儿童、家长及教师提供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更通过创新机制为行业未来发展注入新动能。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作为核心协办方,凭借其专业团队与前沿技术,再次彰显了在儿童精神心理领域的标杆地位。

家校社医联动,现场反响热烈

活动还未正式开始前,笕文实验学校校园内已人头攒动。前来参加义诊的家长、孩子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早早抵达,教师、社区工作者及媒体代表陆续签到入场。

开幕式上,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原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杜亚松教授指出:“儿童心理健康关乎民族未来,需要全社会打破行业壁垒,构建‘预防-筛查-干预’全链条服务体系。”杭州复旦儿童医院执行院长朱晓华则强调:“医院将依托研究基地建设,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科学干预触手可及。”

随着嘉宾共同按下启动球装置,标志着“儿少心理成长关爱计划”暨援助家庭签约仪式正式启动。同步开通的还有面向全省的心理健康关爱专线(0571-86077791),专线由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儿专委指导、监督,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资深心理咨询师团队值守,提供即时援助。

专业力量护航,服务精准落地

上午,笕文实验学校综合楼1楼义诊区排起长队。由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主任陈玉燕、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主任周国岭、杭州复旦儿童医院业务院长郭润泉等十余位专家组成的“超强阵容”,为家长与儿童青少年提供一对一咨询。

我国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逐年攀升,约2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或行为问题,但仅有不到30%的家庭能正确识别并干预。据统计,义诊当天共接待咨询超200人次,其中学习障碍、情绪焦虑、社交恐惧位列问题前三。

活动中的专家讲座环节赋能家长与教师,座无虚席。杜亚松教授带来《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与干预方向》;方妍彤主任进行了浙江省医教家结合研究成果分享;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的朱玫老师、包涵睿老师则面向家长群体,结合孩子的心理现状,对直击家长痛点的社会性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家长阐述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方法的有效性。

研学基地落地,长效守护启航

本次活动的重磅环节是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正式授权杭州复旦儿童医院筹建浙江省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研学基地。

浙江省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研学基地将汇聚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科研资源,联合高校、科研和医疗力量,围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工作,成为守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实后盾。

首届“家校社医·共筑心盾”公益活动虽已落幕,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守护的长征刚刚开始。杭州复旦儿童医院将以研究基地为支点,持续深化“医疗为核、公益为翼”的服务模式,联动更多社会力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