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人最后都是怎么没的?主任:多半出现这5个异常没有注意

发布于 2025/09/14 08:46

冠心病作为威胁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确实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但与其恐惧结局,不如了解预警信号来得实际。当心脏这个“发动机”出现故障时,身体往往会提前发出求.救信号。

一、容易被忽视的五个危险前兆

1、不典型胸痛

不同于影视剧里突发性剧痛,很多患者描述为胸口压榨感或烧灼感,持续时间可能仅几分钟。有位患者曾把这种不适误认为是胃病,延误了最佳救治时机。

2、异常疲劳感

即使充足休息后仍感疲惫,特别是早晨起床时。这种疲劳源于心脏供血不足,有位女士回忆发病前一个月,连梳头都觉得.手臂酸软无力。

3、睡眠呼吸异常

夜间频繁憋醒或需要垫高枕头才能呼吸,这可能是心功能减退的表现。研究表明,约60%的心衰患者存在睡眠呼吸障碍。

4、下肢水肿

脚踝或小腿出现对称性肿胀,按压后凹陷久久不恢复。这种水肿通常在傍晚加重,有位老先生误以为是“年纪大了正常现象”。

5、莫名焦虑

没有诱因的心慌、出汗、坐立不安,可能是心肌缺血引发的神经反应。临床发现,不少患者在心梗发作前出现过持续数天的焦虑状态。

二、心脏发出的三级警.报系统

1、初级警.报:活动后不适

爬三层楼就气喘吁吁,快走时胸闷,休息可缓解。这时冠状动脉狭窄可能在50%左右,及时干预效果最好。

2、中级警.报:静息时症状

不活动也感到心悸、气短,甚至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提示血管狭窄程度加重,需要立即就医评估。

3、红色警.报:持续胸痛

超过20分钟不缓解的胸痛,伴随冷汗、恶心,这是心梗的典型表现,每延误1小时死亡率增加10%。

三、护心养命的三个黄金法则

1、监测要科学

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三项基础指标。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冠脉CT钙化积分检查。

2、用药要规范

确诊患者务必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切忌自行增减药量,有位患者擅自停药后不幸发生支架内血栓。

3、急救要迅速

怀疑心梗发作时立即嚼服300mg阿司匹林,保持静卧等待救护车。记住“时间就是心肌”,90分钟内开通血管最佳。

心脏问题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只是突然被发现。那些最终预后良好的患者,往往都是最会“听话”的人——听医生的话规范治疗,听身体的话及时就医。现在起每天花一分钟摸摸脉搏,或许就能换来多十年的美好时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