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刷牙时,老王发现右手突然使不上劲,牙刷"啪嗒"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却发现半边身子像灌了铅。救护车呼啸而至时,他最后的意识停留在急诊室刺眼的灯光里。醒来后,医生告诉他:"半年前手指发麻就是征兆,怎么不早来?"
一、这些不起眼的症状可能是脑梗前兆
1、手指或肢体麻木
像有蚂蚁爬的感觉,特别是单侧麻木持续超过10分钟。这不是"压到神经",可能是小血管堵塞的信号。
2、突然视物模糊
眼前突然出现黑蒙或视野缺损,通常几分钟内恢复。很多人误以为是"眼睛累了",其实是视网膜短暂缺血。
3、说话不利索
想说话却像含着核桃,或突然听不懂别人说话。这种语言障碍哪怕只出现5分钟都值得警惕。
二、为什么年轻人也开始中招?
1、血管早衰现象
30岁人群血管弹性检测显示,近四成相当于50岁水平。熬夜、高油高盐是主要推手。
2、隐匿性高血压
办公室白领中有17%的人不知道自己血压偏高。日常监测能发现异常波动。
3、颈椎病诱发
长期低头导致椎动脉受压,血流减少。每低头15度,颈椎承受压力增加一倍。
三、抓住黄金抢.救时间
1、FAST原则要记牢
Face(面部下垂)。
Arm(手臂无力)。
Speech(言语含糊)。
Time(立即就医)。
2、溶栓时间窗
发病4.5小时内是静脉溶栓黄金期,每耽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3、不要自行处理
掐人中、放血等土方法可能加重病情。保持患者侧卧,立即拨打120。
四、日常预防这样做
1、饮食调整
多吃深色蔬菜,每天一把坚果。限制加工食品,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
2、科学运动
每周3次有氧运动,每次微微出汗即可,避免突然剧烈运动。
3、定期筛查
40岁以上建议每年做颈动脉超声,监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那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老王本可以避免这场灾难。现在他每天在康复中心练习抓握,最怀念的是能轻松拿起牙刷的感觉。你的身体发出的每个微小信号,都值得认真对待。毕竟有些遗憾,一旦发生就再也无法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