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常吃玉米,有助于降低4类并发症风险

发布于 2025/10/10 17:14

玉米这种金灿灿的粮食,在糖尿病患者的餐桌上总是引发争议。有人说它是“升糖炸.弹”,有人却奉为控糖圣品。其实玉米里藏着不少控糖“小能手”,关键看你会不会吃。

一、玉米里的控糖密码

1、抗性淀粉担当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抗性淀粉,这种特殊淀粉不会被小肠吸收,能平稳餐后血糖。研究显示每100克玉米含抗性淀粉约2-3克,相当于天然缓释糖分装置。

2、膳食纤维护航

玉米的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米的3倍,这些粗纤维能在肠道形成保护膜,延缓葡萄糖吸收速度。特别是玉米须中的水溶性纤维,控糖效果更突出。

二、四类并发症的防护盾

1、心血管保护

玉米黄素和叶黄素能减少血管氧化损伤,玉米胚芽中的植物甾醇可辅助调节血脂。每周吃3次玉米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8%。

2、神经滋养

玉米胚芽富含维生素B族和亚油酸,这些神经营养素能改善末梢神经代谢。临床观察发现,规律食用玉米的患者肢体麻木症状有所缓解。

3、视网膜守护

玉米中的玉米黄质是视网膜黄斑区重要成分,每天摄入6毫克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选择黄玉米效果更佳。

4、肾脏减负

玉米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殊,产生的代谢废物较少。用玉米替代部分主食,能减轻肾脏过滤负担。

三、聪明吃玉米的诀窍

1、品种选择

老玉米比甜玉米更适合糖友,糯玉米升糖指数较高要控制量。冷冻玉米的抗性淀粉含量比新鲜玉米高30%。

2、烹饪方式

带芯水煮保留营养最完整,避免打成糊状。搭配豆类食用,蛋白质互补效果更好。

3、食用分量

每次控制在半根到一根(带芯约150克),替代等量主食。监测发现这个分量对血糖影响最小。

四、这些情况要注意

1、血糖波动较大时暂缓食用

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或餐后超过13mmol/L时,建议先稳定血糖再尝试。

2、警惕“隐形玉米”

玉米淀粉、玉米糖浆等加工制品要远离,这些精加工产品升糖指数极高。

3、肾功能不全需调整

晚期肾病患者要计算玉米的钾含量,避免高钾血症风险。

玉米不是糖尿病患者的敌人,而是被误解的战友。掌握正确吃法,这颗金色谷物就能成为控糖路上的好帮手。下次买菜时,记得挑几根饱满的老玉米带回家,让它为你的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