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坚持散步本是好事,但有些习惯可能让运动效果适得其反。最近有位老病号每天雷打不动走一万步,复查时却发现指标不降反升,问题就出在几个被忽视的细节上。
一、这些散步习惯要调整
1、清晨摸黑出门
秋季昼夜温差大,早晨6点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较高。建议等太阳出来后再运动,避免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
2、饭后立即快走
吃饱后血液集中在胃部,此时剧烈行走可能诱发心绞痛。最好餐后休息30分钟,从慢速散步开始。
3、盲目追求步数
手机计步器上的数字不是健康标准。冠心病患者每天6000-8000步为宜,步速以能正常说话为度。
二、容易被忽视的日常细节
1、喝水太急
运动后大口灌水会增加心脏负担。正确做法是小口慢饮,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
2、忽视热身
直接开始快走可能造成血压骤升。运动前要做5分钟伸展,从脚踝到脖颈逐步活动关节。
三、散步之外的养护要点
1、注意足部保暖
脚底受凉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秋季建议穿厚袜子和透气运动鞋,避免穿露脚背的鞋子。
2、携带应急药物
硝酸甘油要放在贴身口袋,不要锁在背包里。同时随身携带写有病史和家属电话的卡片。
3、学会监测脉搏
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为宜。可以佩戴简易心率带,避免运动过量。
四、这些信号要立即停止
1、突然冒冷汗
运动中出现不明原因出汗,可能是不典型心绞痛发作。
2、牙床发紧
部分冠心病患者会表现为下颌放射性疼痛,这是心肌缺血的特殊信号。
3、异常疲劳感
运动后持续两小时以上的倦怠感,提示心脏可能超负荷。
冠心病患者的运动就像走钢丝,既要保持适度活动,又要避免过度刺激。记住一个原则:任何运动都不应该让您感到痛苦或极度不适。从今天开始调整这些小习惯,让每一次散步都成为真正的护心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