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研究发现:能活到70岁的尿毒症患者,基本都坚持了4个好习惯

发布于 2025/09/16 14:56

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寿命长短,往往取决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把控。那些成功跨越70岁门槛的患者,确实在自我管理方面有着过人之处。他们的经验或许能给正在与疾病共处的朋友一些启发。

一、严格把控饮食结构

1、优质蛋白科学摄入

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每天控制在0.6-0.8g/kg体重。既满足营养需求,又减轻肾脏负担。

2、限盐但不缺钠

每日食盐控制在3g以内,但需根据血钠水平调整。很多患者会准备专用限盐勺,避免外食时钠超标。

3、高钾食物谨慎选择

香蕉、橙子等水果要控制量,蔬菜先焯水再烹调。血钾水平稳定的患者每周可安排1-2次低钾水果。

二、规律透析不妥协

1、固定时间形成生物钟

将透析时间纳入日常生活节奏,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规律。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代谢节律。

2、充分透析保质量

每次透析保证4小时以上,血流量维持在200-250ml/min。不能因感觉尚可就擅自缩短时间。

3、透析后科学补水

两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准备精准体重秤,每天固定时间称重记录。

三、运动康复有章法

1、低强度持续运动

选择散步、太极等温和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40分钟。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

2、阻抗训练防萎缩

使用弹力带进行轻度肌肉训练,每周2次。既能维持肌肉量,又不会造成代谢负担。

3、运动时间巧安排

透析后6小时再运动,避免血管通路出现问题。冬.季选择中午暖和时段外出活动。

四、心理调适不忽视

1、建立支持系统

参加病友互助小组,与经历相似的伙伴交流。这种社会支持能显著提升治疗依从性。

2、培养兴趣爱好

书法、园艺等静态活动既能转移注意力,又不会消耗过多体力。很多长寿患者都有这类修身养性的习惯。

3、定期心理评估

每3-6个月进行专业心理测评,及时发现抑郁、焦虑苗头。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这些习惯看似简单,但贵在坚持。有位72岁的透析患者分享,他的秘诀就是把治疗计划贴在床头,二十年如一日地执行。与疾病和平共处需要智慧,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从今天开始尝试改变一个小习惯,也许就是延长生命的新起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