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但你可能不知道,它还是血糖水平的“晴雨表”。当血糖悄悄升高时,双脚往往会先发出警.报。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微变化,可能正在提醒你:该关注血糖了!
一、脚部皮肤出现这些变化要警惕
1、异常干燥脱皮
高血糖会导致皮肤神经末梢受损,皮脂腺分泌减少。脚后跟出现鱼鳞状脱屑,涂抹润肤霜也难以缓解时,就要考虑血糖问题。
2、莫名瘙痒难忍
血糖超标会使皮肤组织糖分含量升高,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如果脚部持续瘙痒,尤其夜间加重,可能不是简单的皮肤病。
3、伤口愈合缓慢
健康人脚部小伤口通常3-5天结痂,而高血糖患者可能两周都不见好转。这种愈合延迟是微循环障碍的典型表现。
二、脚部感觉异常别大意
1、针刺样疼痛
血糖长期偏高会损伤周围神经,早期可能表现为间歇性刺痛,就像光脚踩在沙粒上的不适感。
2、温度感知迟钝
用温水泡脚时,明明水温很高却感觉不到烫,或者左右脚对温度感受明显不同,都提示神经传导可能出了问题。
3、蚁走感明显
不少患者描述“像有蚂蚁在皮肤下爬行”,这种异常感觉在夜间平躺时尤为明显。
三、脚部形态改变藏危.机
1、脚趾关节变形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糖尿病足”,特征性表现为锤状趾、爪形趾等关节畸形。
2、足弓异常增高
高血糖引发的神经病变会使足部小肌肉萎缩,导致足弓越来越明显,走路时前脚掌压力增大。
3、指甲变厚发黄
真菌感染风险增高时,指甲会变得浑浊肥厚,这种变化往往从大脚趾开始逐渐蔓延。
四、日常护脚实用指南
1、每天检查双脚
养成睡前检查习惯,重点观察脚底、趾缝等隐蔽部位。使用镜子辅助检查或请家人帮忙。
2、正确修剪指甲
沿着指甲自然弧度平剪,避免剪得太短或修成圆形。锉刀磨平边缘,防止倒刺产生。
3、选择合适鞋袜
透气性好的棉袜配合足弓支撑鞋,新鞋初次穿着不超过2小时。绝对不要赤脚行走。
4、科学清洁保养
37℃以下温水洗脚,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擦干后涂抹无刺激润肤露,趾缝要保持干燥。
发现异常千万别拖!临床数据显示,早期干预可使糖尿病足风险降低60%。如果已经出现伤口感染迹象,务必及时就医。记住:双脚的每处细微变化,都是身体在向你发送健康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