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钙化,有什么区别?哪一个更危险?

发布于 2025/09/17 15:09

血管健康就像城市的交通网络,一旦出现“道路问题”,全身器官都会受影响。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钙化这三个专业名词经常被混为一谈,其实它们就像血管老化的不同阶段,危险程度也大不相同。今天我们就来拆解这段“血管变形记”。

一、动脉硬化:血管的“自然老化”

1、基本概念

动脉硬化是血管壁逐渐失去弹性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血管的“自然老化”。就像橡皮管用久了会变硬,所有人的血管都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

2、形成原因

血管壁中的弹性纤维逐渐减少,胶原纤维增多。这个过程从20岁左右就开始了,高血压、高血糖会加速其发展。

3、危险程度

属于生理性变化,单独存在时风险较低。但它是更严重病变的基础,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管弹性。

二、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的“垃圾堆积”

1、病变特征

血管内膜下形成粥样斑块,就像水管内壁结了厚厚的污垢。这些斑块由胆固醇、细胞碎片等组成,会使血管腔变窄。

2、发展过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渗入血管内膜→引发炎症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逐渐形成脂质核心和纤维帽。

3、危险信号

斑块破裂可能引发急性血栓,导致心梗、脑梗。据统计,80%以上的心血管事.件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三、动脉钙化:血管的“石化危.机”

1、特殊类型

其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表现,斑块中的钙盐沉积使血管壁变硬。就像水管里的水垢彻底钙化板结。

2、检测方法

CT检查可见血管壁明显钙化影,冠状动脉钙化评分(CAC)是重要评估指标。钙化程度越高,心血管风险通常越大。

3、临床意义

虽然钙化斑块相对稳定不易破裂,但会导致血管完全失去弹性,增加心力衰竭等风险。

四、危险程度排序与应对策略

1、危险等级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钙化>动脉硬化。特别是不稳定的软斑块,就像血管里的“不定时炸.弹”。

2、预防措施

控制“三高”、戒烟限酒、地中海饮食、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可延缓动脉硬化进展。

3、监测建议

40岁以上建议定期做颈动脉超声,冠心病高危人群可考虑冠状动脉CT检查。

血管的老化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让这个过程慢下来。记住:动脉粥样硬化才是最需要警惕的“隐形杀手”,从今天开始少吃外卖多走路,别让血管提前退休!定期体检加上健康生活方式,就是最好的“血管保养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