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时身体发出的信号,往往藏着肺部健康的密码。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气短、咳嗽,可能是肺部在“求.救”。别等到体检报告亮红灯,运动状态早就悄悄给出了健康提示。
一、运动时这些表现要当心
1、异常气短
同龄人能轻松完成的慢跑,你却喘得像跑了马拉松。这种与运动强度不匹配的呼吸困难,可能是肺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特别是平静状态下呼吸正常,一运动就气促的情况更值得关注。
2、持续干咳
运动后偶尔咳嗽属正常现象,但如果每次运动都引发阵发性干咳,甚至伴有白色泡沫痰,就要警惕支气管或肺部问题。夜间平躺时加重的咳嗽更要重视。
3、异常胸痛
运动时出现的针刺样胸痛,尤其是深呼吸加重的疼痛,可能与胸膜或肺部炎症有关。区别于肌肉酸痛,这种疼痛往往有明确定位点。
二、自测肺功能的三个妙招
1、爬楼测试
不紧不慢连续爬三层楼,若中途需要停下喘气,说明肺活量可能低于正常水平。健康人群通常可以一口气完成五层楼。
2、吹蜡烛实验
距离15厘米点燃蜡烛,尝试用一口气吹灭。如果需要换气才能完成,提示呼气功能减弱。年轻人正常应该能吹灭30厘米外的蜡烛。
3、憋气时间
深吸气后憋气,40秒以上为优秀,30秒左右要关注,低于20秒建议就医检查。测试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晕厥。
三、运动护肺的黄金法则
1、选择合适运动
游泳是最佳护肺运动,水压能增强呼吸肌力量。太极拳的深长呼吸也能锻炼膈肌。避免在雾霾天进行户外剧烈运动。
2、掌握正确呼吸
跑步时采用“两步一吸、两步一呼”的节奏。力量训练切记不要憋气,发力时呼气能减轻肺部压力。
3、做好热身缓冲
运动前后各做5分钟呼吸操:用鼻子缓慢吸气4秒,屏息2秒,噘嘴呼气6秒。这个比例能充分扩张肺泡。
四、这些人群要格外留意
1、长期吸烟者
即使现在没有症状,每年也应做肺功能检查。运动时出现轻微胸闷就要及时就医。
2、慢性咳嗽患者
避免在干燥寒冷环境中运动,运动前可以喝些温水润喉。羽毛球等需要频繁换气的运动要量力而行。
3、呼吸道敏感人群
花粉季或雾霾天尽量选择室内运动,必要时佩戴运动口罩。运动后及时清洗鼻腔。
肺就像身体的“换气扇”,运动状态就是它的工作日志。如果已经出现异常信号,建议先到呼吸科做基础检查。记住,适度的有氧运动本身就是最好的肺功能锻炼,关键是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从今天开始,用心感受每次呼吸带来的生命能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