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里的“隐形杀手”正在悄悄搞破坏!你以为只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最新研究又揪出一个危险分子,它促进动脉斑块生长的能力居然和“坏胆固醇”不相上下。
一、被低估的“坏”血脂——脂蛋白(a)
1、认识这个危险分子
脂蛋白(a)简称Lp(a),结构类似LDL-C但多了一个特殊的载脂蛋白。这种物质30%受遗传因素决定,饮食运动对其影响有限。
2、惊人的危害数据
血液中Lp(a)水平每升高50mg/dL,冠心病风险增加2-3倍。更可怕的是,它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速度。
3、常规体检易漏检
普通血脂检查不包含这项指标,需要单独检测。建议40岁以上人群至少检测一次Lp(a)水平。
二、Lp(a)的三大破坏机制
1、促进斑块形成
Lp(a)携带的氧化磷脂会刺激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就像在血管壁“播种”斑块。
2、阻碍血栓溶解
其特殊结构会抑制纤溶系统,让形成的血栓更难被分解清除。
3、加重血管钙化
通过激活特定信号通路,加速血管壁的钙化进程,让血管变硬变脆。
三、如何应对这个“顽固分子”
1、检测要趁早
建议有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在30岁后就进行Lp(a)检测。
2、现有干预手段
虽然尚无特效药,但PCSK9抑制剂显示能降低Lp(a)水平20-30%。他汀类药物对其效果有限。
3、综合管理策略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尤为重要:严格管理血压、血糖、LDL-C水平,戒烟限酒。
四、日常防护建议
1、饮食调整
增加Omega-3脂肪酸摄入,多吃深海鱼类、亚麻籽等抗炎食物。
2、运动处方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3、压力管理
长期压力会升高炎症因子水平,冥想、深呼吸等减压方式很必要。
这个沉默的“血管破坏王”正在很多人体内作乱却不被察觉。别等出现症状才重视,现在就去医院做个Lp(a)检测吧!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管住嘴迈开腿永远是不变的护心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