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跟睡觉有关?提醒:60岁后,睡觉时要注意这些

发布于 2025/09/24 10:48

帕金森病这个名词近年来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很多人对它仍存在诸多误解。有人说“睡觉姿势不对会得帕金森”,也有人说“睡太多是帕金森前兆”。这些说法到底靠不靠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疾病,特别是60岁后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的睡眠问题。

一、帕金森病与睡眠的真实关系

1、睡眠障碍可能是早期信号

研究发现,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表现为睡觉时大喊大叫、拳打脚踢)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信号之一。这种症状可能比典型运动症状早5-10年出现。

2、睡眠质量影响病情发展

睡眠不足会加重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而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大脑多巴胺系统的功能。深度睡眠时,大脑会启动“清洁模式”,清除异常蛋白沉积。

3、昼夜节律紊乱的双向影响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昼夜节律紊乱,而生物钟失调又可能加速病情进展。这种双向关系提示我们,调整睡眠对疾病管理至关重要。

二、60岁后需要警惕的4个睡眠异常

1、夜间频繁惊醒

如果每晚自然醒来超过3次,且难以再次入睡,这可能不是简单的失眠问题。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睡眠片段化现象。

2、白天过度嗜睡

无缘无故在白天突然入睡,或者在安静环境下无法控制睡意,这可能是神经系统退化的信号。

3、生动的梦境行为

将梦境内容真实地表现出来,比如梦中打架就在床上挥拳,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

4、睡眠中肢体抽动

单侧肢体在睡眠中出现周期性抽动,特别是下肢不自主运动,需要引起重视。

三、改善睡眠质量的实用建议

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也不要打乱节奏。逐渐调整生物钟,帮助身体形成稳定的睡眠-觉醒周期。

2、优化卧室环境

保持卧室温度在18-22摄氏度,使用遮光窗帘,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避免在卧室放置电子设备,营造安静的睡眠氛围。

3、调整睡前习惯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尝试阅读纸质书或听轻音乐。晚餐不宜过饱,睡前3小时避免进食和剧烈运动。

4、适度日间活动

每天保持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避免睡前3小时内进行。白天接受足够的自然光照,有助于调节褪黑素分泌。

四、需要就医的预警信号

1、睡眠异常持续超过1个月

如果调整生活方式后,睡眠问题仍无改善,建议及时就诊。

2、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如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步态异常等运动症状,或嗅觉减退、便秘等非运动症状。

3、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白天严重困倦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或夜间异常行为造成安全隐患。

帕金森病与睡眠的关系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对于60岁以上人群来说,关注睡眠变化不仅是保障生活质量的需要,更是早期发现健康隐患的重要窗口。记住,良好的睡眠习惯是送给大脑最好的礼物,而及时的专业评估则是守护健康的有力保障。当发现异常睡眠表现时,不必过度恐慌,但一定要给予足够重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