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肠癌越来越常见?医生提醒:若有“3多、2痛”,建议早做筛查

发布于 2025/09/27 13:40

肠道发出的警.报信号,你真的读懂了吗?那个每天默默工作十几小时的消化器官,正在成为现代人健康的“重灾区”。数据显示,我.国每3分钟就有1人确诊肠癌,而90%的早期患者根本察觉不到异常。别等身体拉响警.报才后悔,这些关键信号越早识别越好。

一、警惕这些异常排便变化

1、次数突然增多

原本规律的排便习惯被打乱,每天超过3次且持续两周以上要警惕。特别是出现“里急后重”感——总觉得排不干.净,实际又排不出多少。

2、形态持续变细

正常粪便呈香蕉状,若持续排出铅笔粗细的粪便,可能是肠道肿瘤挤压所致。观察时注意排除饮食结构突然改变的情况。

3、带血不要大意

鲜血可能来自痔疮,但暗红色血或黏液血便要高度重视。肿瘤出血通常混在粪便中,而痔疮出血多附着在表面。

二、这两个部位疼痛别硬扛

1、右下腹隐痛

升结肠肿瘤的疼痛常被误认为阑尾炎。特点是位置固定、呈持续性钝痛,排便后不缓解,可能伴有低热。

2、肛门坠胀痛

直肠癌患者常描述“肛门有东西顶着”的感觉。平躺时减轻,久坐加重,部分人会有排便时刀割样疼痛。

三、容易被忽视的伴随症状

1、莫名消瘦

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10%,又没有刻意减肥,这种消耗状态值得警惕。

2、贫血貌

肿瘤慢性出血会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指甲变脆、眼睑发白、容易头晕。

3、腹胀如鼓

肿瘤堵塞肠腔时,腹部会像充气皮球般胀硬,叩诊呈鼓音,夜间症状加重。

四、筛查手段怎么选

1、粪便潜血试验

每年检测1次,价格低廉但存在假阴性可能。检查前3天要避免食用动物血、红肉。

2、肠镜检查

金标准能直接观察病变,建议40岁起每5年做1次。无痛肠镜需家属陪同,普通肠镜耐受性其实也不错。

3、肿瘤标志物

CEA、CA199等指标异常升高有提示作用,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预防永远比治疗更明智。每天保证30克膳食纤维摄入,相当于1碗燕麦+2个苹果+半斤绿叶菜。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降低28%的肠癌风险。记住,肠道健康就是给未来的一份保险,现在开始养护绝对不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