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地铁上、办公室里,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为头发发愁。发际线悄悄后移,头顶日渐稀疏,洗头时掉发量惊人...这届年轻人,怎么就和头发过不去了呢?
一、脱发背后的5大“真.凶”
1、遗传因素:雄激素性脱发
这是最常见的脱发类型,约占所有脱发的90%。特点是发际线后移、头顶稀疏,男性表现为“M”型脱发,女性多为头顶头发变薄。这类脱发与遗传密切相关,毛囊对二氢睾酮(DHT)过于敏感导致。
2、压力山大:休止期脱发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打乱头发生长周期,让更多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表现为整体头发变薄,洗头时掉发明显增多。好消息是这类脱发通常是可逆的。
3、营养失衡:头发在“抗议”
过度节食、偏食会导致蛋白质、铁、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缺乏。头发作为非必需器官,会优先被身体“放弃”。
4、不当护发:自己作的脱发
频繁烫染、过度使用高温造型工具、扎过紧的发型,都会损伤毛囊。洗头时指甲抓挠头皮也是常见误区。
5、内分泌失调:激素在捣乱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问题,都可能表现为脱发加重。女性产后脱发也属于这类。
二、自测:你的脱发严重吗?
1、拉发测试
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约50根头发,缓慢向外拉。如果脱落超过6根,可能存在异常脱发。
2、枕巾检查
连续3天观察早晨枕巾上的掉发量,超过100根需要警惕。
3、发缝变化
女性可以观察中分线是否变宽,男性注意发际线是否明显后移。
三、拯救头发的6个实用建议
1、洗护有讲究
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洗发水,水温控制在38℃左右。油性头皮可隔天洗,干性头皮2-3天洗一次。
2、梳头要科学
选用宽齿木梳,从发梢开始慢慢梳通。每天梳头100下能促进头皮血液循环。
3、饮食调整
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多吃黑芝麻、核桃、深海鱼。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
4、减压有方
保证7-8小时睡眠,尝试冥想、瑜伽等放松方式。每周运动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
5、就医时机
如果每天掉发超过100根,持续超过3个月,或出现明显秃斑,建议及时就诊。
6、治疗选择
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药物治疗、低强度激光疗法等。植发是最后的选择方案。
四、关于脱发的3个误区
1、“生姜擦头皮能生发”
没有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刺激头皮。生姜中的6-姜酚实际上可能抑制毛发生长。
2、“天天洗头会导致脱发”
洗头时掉落的都是已经进入休止期的头发。不洗头导致油脂堆积反而可能加重脱发。
3、“剃光头能让头发变浓密”
头发的粗细和密度由毛囊决定,剃头不会改变毛囊特性。新长出的头发看起来粗硬只是错觉。
脱发虽然让人焦虑,但大多数情况是可以改善的。关键是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与其盲目尝试各种偏方,不如从今天开始,给头发多一点科学关爱。记住,压力不要太大,头发掉得就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