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郑继红老中医: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之道
时间:2025.05.23 15:57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时间:2025.05.23 15:57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一、认识支气管扩张:中医视角下的病机解析
(一)典型症状的中医解读
支气管扩张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为典型症状,中医认为其核心病机为“火热薰灼肺络,痰瘀内阻气道”。外邪侵袭(如风、寒、燥邪)、脏腑失调(如脾虚生痰、肝火犯肺)是主要诱因,导致肺脏清肃功能失常,痰浊、瘀血、热毒互结,损伤肺络,形成支气管的病理性扩张。
(二)与西医认知的协同互补
西医认为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结构的不可逆损伤,以控制感染、改善通气为主要目标。中医则从整体出发,注重“辨证求因”,既关注局部肺络损伤,更重视全身脏腑功能失调(如肺脾肾虚损),二者结合可实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全程管理。
二、中医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核心优势
(一)多维度辨证,精准针对病机
根据临床证型分为四大类:
燥热伤肺型:治以清热润肺、凉血止血,常用桑杏汤加减,缓解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等症。
肝火犯肺型:治以清肝泻肺、凉血止血,用泻白散合黛蛤散加减,针对肝火上逆所致的阵咳、胸胁痛。
痰热壅肺型:治以清热化痰、凉血止血,选千金苇茎汤加减,化解痰多色黄、胸闷发热等痰热互结证。
阴虚肺热型:治以养阴润肺、凉血止血,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改善干咳盗汗、手足心热等阴虚证候。
(二)多手段协同,标本兼顾
中药内服:根据辨证结果精准组方,如热伤血络者用鲜芦根、茅根清热凉血,配合三七粉、白及收敛止血,既缓解症状,又修复肺络。
特色外治:可辅以针灸(取肺俞、膻中、丰隆等穴)调节肺气、化痰通络;穴位贴敷(如三伏贴温肺散寒)增强免疫力,减少发作。
不良反应小:中药多为天然药材,通过君臣佐使配伍,在发挥疗效的同时,能大限度降低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尤其适合长期调理。
三、郑继红老中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一)分期论治,把握治疗节奏
急性期(标实为主):
西医快速控症:明确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类)控制感染;咯血时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稳定生命体征。
中医辅助治标:针对痰多色黄,加用金荞麦、鱼腥草清热化痰;咯血不止者,加仙鹤草、茜草炭凉血止血,减少西药用量。
缓解期(本虚为主):
中医固本培元:根据肺脾肾三脏亏虚情况,肺气虚用补肺汤,脾虚用六君子汤,肾阴虚用麦味地黄丸,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减少复发。
西医巩固支持:通过肺功能检测评估病情,必要时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如噻托溴铵)改善通气,同时指导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增强肺功能。
(二)强调“治未病”,阻断病理进展
早期干预:儿童期及时治疗百日咳、麻疹等可能损伤支气管的疾病,避免“病邪伏肺”;成人定期体检,发现咳嗽、痰多等早期症状及时辨证调理。
精准规避诱因:结合过敏原筛查(如尘螨、花粉)与中医体质辨识,制定个性化防护方案,如过敏体质者配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减少外邪侵袭。
四、日常调理:郑继红老中医的护肺建议
(一)饮食调理:遵循“清肺-祛痰-补虚”原则
急性期:宜清淡,用鱼腥草、蒲公英煮水代茶,清泻肺热;避免辛辣(如辣椒、花椒)、油腻(如油炸食品),以防助热生痰。
缓解期:多吃陈皮、桔梗、冬瓜等祛痰食材;搭配太子参、黄芪炖鸡补益肺气;阴虚者可食银耳莲子羹、麦冬雪梨汤滋阴润燥。
(二)生活方式:细节处护肺
环境管理:戒烟,远离粉尘、油烟;室内湿度保持50%-60%,冬季注意背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减少气道刺激。
排痰技巧:晨起、睡前进行体位引流(头低脚高位,空心掌叩击背部),帮助痰液排出;无力排痰者可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中药化痰液(如桔梗、陈皮煎剂)。
(三)情志与运动:中医整体调护
情志疏导:避免焦虑、暴怒(易致肝火犯肺),可通过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动作疏肝解郁,配合太冲穴按揉清泻肝火。
温和运动: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通过腹式呼吸训练(吸气鼓腹、呼气缩腹)增强肺泡弹性,每日2次,每次10分钟,提升肺功能储备。
五、郑继红老中医提醒:科学治疗,长期管理
支气管扩张虽为慢性疾病,但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与个体化调理,可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关键在于:
早期辨证:出现长期咳嗽、痰多、咯血等症状,及时就医,结合舌脉辨证,避免盲目用药。
规范治疗:急性期不排斥西医干预,缓解期重视中医固本,切勿因症状缓解而中断调理。
定期随访:每3-6个月复查肺功能、评估中医证候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实现“精准降阶”。
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郑继红老中医团队,深耕呼吸疾病诊疗40余年,秉持“辨证为先、精准施治”理念,将中医整体观与现代医学结合,为支气管扩张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关注肺部健康,从科学认知与规范治疗开始,守护呼吸畅通,享受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