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今日热点:肺气肿不是小毛病!李邦良医生带你深入了解这个 “沉默的肺部杀手”

今日热点:肺气肿不是小毛病!李邦良医生带你深入了解这个 “沉默的肺部杀手”

时间:2025.05.23 16:00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一、认识肺气肿:从病理本质揭开疾病面纱

(一)肺气肿的核心定义与分类

李邦良医生指出,肺气肿是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导致肺容积增大的病理状态,分为生理性(如老年性肺气肿)和病理性(如阻塞性、瘢痕性肺气肿)。其中阻塞性肺气肿较为常见,因支气管狭窄或肺泡壁破坏,造成气体滞留、肺泡扩张,与慢性支气管炎常互为因果,若进一步发展为不可逆气道阻塞,即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二)与肺大泡的本质区别

肺气肿是全肺弥漫性肺泡过度膨胀,而肺大泡是局部肺泡融合形成的含气囊腔(直径>1cm)。前者需长期管理控制进展,后者可通过手术切除局部病灶,临床需通过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精准鉴别。

二、四大发病机制:哪些因素在悄悄损伤你的肺?

(一)气道阻塞:慢性炎症埋下隐患

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引发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狭窄。呼气时气体排出受阻,肺泡内残余气量逐渐增多,如同过度肿涨的气球,终失去弹性。李邦良医生强调,这是肺气肿常见的启动因素,约80%的患者继发于慢性气道炎症。

(二)蛋白酶失衡:肺部“自我攻击”的推手

正常情况下,α1-抗胰蛋白酶可抑制炎症反应中过量蛋白酶对肺组织的破坏。但吸烟、感染等因素会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大量蛋白酶,打破“保护-损伤”平衡,导致肺泡壁胶原纤维断裂,这也是吸烟者易患肺气肿的重要机制。

(三)吸烟与污染:双重外部打击

烟草燃烧产生的焦油、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仅直接损伤气道上皮细胞,还会抑制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加速弹性纤维降解。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如煤矿、化工行业)环境中,相当于持续给肺部“灌毒”,显著增加发病风险。

(四)遗传与衰老:不可忽视的内在因素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遗传缺陷人群,天生缺乏肺部“保护盾”,发病年龄更早且病情更重。此外,随着年龄增长,肺组织生理性退变导致弹性回缩力下降,如同老化的橡皮筋失去弹性,形成老年性肺气肿。

三、症状进阶信号:从“轻微气短”到“呼吸危机”

(一)早期:隐匿的肺部功能衰退

多数患者初期仅在剧烈运动(如爬楼梯、跑步)时感到气短,误以为是“体力变差”,同时伴有晨起轻咳、少量白色黏痰,常被当作普通呼吸道问题忽视。李邦良医生提醒:40岁以上长期吸烟者,若活动耐量下降需高度警惕。

(二)进展期:日常生活受限的警示

随着肺泡破坏加重,气短症状逐渐加重,散步、穿衣甚至静息时都感呼吸费力,出现“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宽)、呼吸音减弱等体征。合并感染时,咳嗽加剧、痰液变黄变稠,部分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如同胸口压着石块。

(三)晚期:多器官受累的危机

严重患者静息状态下也需张口呼吸,依赖家庭氧疗维持。长期缺氧导致全身机能衰退,出现乏力、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更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形成“缺氧-器官损伤-心理障碍”恶性循环。

四、四大潜在危害:别让肺气肿拖垮全身健康

(一)呼吸衰竭:肺部气体交换崩塌

肺泡大面积破坏后,氧气无法有效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潴留体内,导致口唇发绀、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是肺气肿直接的致命威胁,约30%的晚期患者需入住ICU抢救。

(二)肺心病:心脏被肺部“连累”

持续肺动脉高压迫使右心室超负荷工作,终导致右心扩大、衰竭,出现下肢水肿、肝肿大、颈静脉怒张。数据显示,20%-40%的肺气肿患者会发展为肺心病,5年生存率显著下降。

(三)感染风暴:肺部防御全线崩溃

气道狭窄和黏液潴留为细菌病毒提供温床,患者每年发生2次以上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后更难控制,常需住院治疗。反复感染又进一步破坏肺组织,形成“感染-损伤”恶性循环。

(四)肺癌风险:双重打击的叠加效应

吸烟既是肺气肿主因,也是肺癌高危因素。肺气肿患者肺部长期处于炎症状态,肺泡上皮细胞反复修复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癌变风险较常人升高3-5倍,需定期进行低剂量CT筛查。

五、科学防治策略:从生活管理到医学干预

(一)一级预防:阻断致病源头

戒烟刻不容缓:李邦良医生强调,戒烟是能明确延缓肺气肿进展的措施,戒烟1年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可减缓50%。

远离污染伤害:雾霾天佩戴N95口罩,粉尘作业者需严格防护,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厨房油烟暴露。

增强肺部免疫力: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每年秋季提前注射;坚持腹式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缩唇慢呼),每天2次,每次10分钟。

(二)早期干预:抓住治疗黄金窗口

药物控制症状: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美特罗、噻托溴铵)可缓解气道痉挛,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适用于频繁急性加重患者。

康复训练提效: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周5次,每次30分钟,配合呼吸肌锻炼,提升肺通气效率。

(三)中晚期管理:延缓并发症发生

家庭氧疗规范:动脉血氧分压<55mmHg的患者需长期低流量吸氧(1-2L/min),每天≥15小时,改善缺氧性器官损伤。

中西医结合调理:中医辨证使用补肺益气方剂(如黄芪、麦冬),配合穴位贴敷、艾灸等疗法,缓解气虚咳喘;西医规范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双管齐下改善生活质量。

(四)饮食与心理双调节

忌口与进补:避免辛辣(加重气道刺激)、产气食物(如红薯、韭菜),减少奶制品(易致痰液黏稠);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南瓜)和C(橙子、西兰花)的食物,增强呼吸道黏膜修复能力。

心理支持干预:呼吸困难引发的焦虑会加重缺氧,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调节情绪,必要时短期使用抗焦虑药物。

六、李邦良医生特别提醒:三类高危人群请立即自查

长期吸烟者(烟龄>10年,每天≥10支)

慢性咳嗽、咳痰超过3个月/年,连续2年以上

粉尘/化学气体长期暴露者(如矿工、装修工人、厨师)

建议以上人群每年进行肺功能检测+胸部CT检查,早发现可通过规范治疗稳定病情,避免发展为不可逆的肺损伤。

肺气肿并非“不治之症”,但需要科学认知与长期管理。关注肺部发出的每一个信号,用行动阻断疾病进展——这是对自己健康珍贵的投资。如有持续气短、咳嗽加重等症状,及时到专业呼吸科就诊,让专业医疗为肺部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实事推荐:告别慢阻肺困扰!李邦良医生:中西医结合 + 精准干预,让呼吸重归顺畅

下一篇: 今日推荐!郑继红老中医:支气管扩张的中医治疗之道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