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科普”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郑继红老中医:从中医视角解析感冒的根本成因
时间:2025.09.16 14:50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时间:2025.09.16 14:50 作者:成都中医哮喘医院
在中医理论中,感冒的发生是外邪侵袭与人体正气不足共同作用的结果。成都中医哮喘医院郑继红老中医指出,其核心病机可概括为"正邪交争",需从整体观出发解析致病本质。
一、外邪侵袭:以风邪为先导,兼夹六淫为患
风邪为"百病之长",常兼夹寒、热、暑、湿、燥等邪气致病:
风寒束表:受凉后恶寒重、无汗、流清涕,舌苔薄白。
风热犯肺:发热重、咽痛、黄涕,舌尖红脉浮数。
暑湿困脾:夏季头重胸闷、身热不扬,舌苔黄腻。
燥邪伤津:秋季咽干鼻燥,分凉燥(恶寒无汗)与温燥(发热口渴)。
风邪善行而数变,首犯肺卫,导致腠理开合失调,是感冒启动的关键外因。
二、正气不足:肺脾肾三脏失调是内在根基
肺卫不固:肺气虚弱者腠理疏松,易反复感冒、自汗畏风,需益气固表(如玉屏风散)。
脾胃虚弱:脾虚生湿,痰湿贮肺,外邪易与伏痰互结,引发咳嗽痰多。
肾虚摄纳失常:肾阳不足则内寒滋生,卫外不固,常见久病或体虚者反复感邪。
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脏腑功能失调导致防御薄弱,是外邪入侵的内在条件。
三、诱因叠加:内外合邪的致病链条
环境因素(雾霾、寒热失调)与生活习惯(熬夜、贪凉)损伤正气,若治疗不当(滥用抗生素)易致外邪内伏,形成"正虚邪恋"的恶性循环,加重反复感冒风险。
四、郑继红老中医防治要点
未病先防:
起居调护(适时增减衣物)、饮食辨证(风寒喝姜茶,风热饮银花露)、穴位保健(按揉风池、合谷)。
既病防变:
风寒用辛温解表(麻黄汤),风热宜辛凉透表(银翘散),虚人感冒需扶正祛邪(参苏饮加减),避免盲目用药伤正。
感冒虽为常见病,本质是机体"正邪失衡"的外在表现。郑继红老中医强调,防治需兼顾"外避六淫、内调脏腑",通过辨证论治恢复机体平衡,而非单纯对抗症状。正如《内经》所言,唯有固护正气、顺应天时,方能有效抵御外邪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