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科普】强直性脊柱炎:告别误解,认清这 10 个关键事实【成都附大强直医院】
时间:2025.07.31 09:36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时间:2025.07.31 09:36 作者:成都附大强直类风湿骨科医院
强直性脊柱炎,这个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它却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由于大众对其认知存在诸多偏差,不少患者在求医路上走了弯路,甚至错过了治疗时机。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关键方面,揭开强直性脊柱炎的神秘面纱,带你了解10个不容错过的关键事实。
一、关于疾病本身:打破固有认知
事实1:强直性脊柱炎并非“老年病”,年轻人也需警惕很多人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实则不然。数据显示,该病好发于15-40岁的青壮年,尤其是男性更为多见。这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如果年轻人出现腰背部疼痛,且晨起时僵硬感明显,活动后有所缓解,可别简单当作“腰肌劳损”,要及时就医排查。事实2:它不只是“腰背痛”,还可能累及全身不少人觉得强直性脊柱炎只会导致腰背痛,这种观点过于片面。除了脊柱,它还可能影响髋关节、膝关节等外周关节,导致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病变(如葡萄膜炎)、心血管病变、肺部病变等关节外表现。因此,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全面关注身体各部位的异常症状至关重要。事实3:遗传因素有影响,但并非绝对致病强直性脊柱炎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患病成员的人,患病风险会相对较高。其中,HLA-B27基因与该病的关联性较强,但并不是说携带该基因就一定会患病。环境因素、感染等也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有家族史的人不必过度恐慌,但要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和早期筛查。
二、关于诊疗:避开常见误区
事实4:早期诊断是关键,别把它当“普通腰腿痛”拖延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早期症状与普通腰腿痛相似,很多患者容易忽视,导致诊断延迟。研究表明,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平均延误时间可达5-10年。而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延缓病情进展,减少脊柱畸形的发生。因此,一旦出现持续的腰背痛、晨僵等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事实5:治疗不能仅靠止痛药,需综合规范治疗很多患者在疼痛发作时,仅仅依靠止痛药来缓解症状,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控制病情进展)、生物制剂(用于重症或难治性患者)等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非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坚持规范治疗。事实6:病情缓解后也需坚持治疗,不可擅自停药有些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就认为病已经好了,擅自停药,这往往会导致病情复发或加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即使病情处于缓解期,也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逐渐调整药物剂量,而不是突然停药。坚持长期治疗,才能更好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事实7:影像学检查不可或缺,助力明确诊断和病情评估在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中,影像学检查扮演着重要角色。骶髂关节X线、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能够帮助医生观察骶髂关节的病变情况,判断疾病的分期和严重程度。其中,MRI对早期病变的敏感性更高,能够发现早期的炎症改变,为早期诊断提供有力依据。因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
三、关于患者生活:科学管理很重要
事实8:适当运动有益病情,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很多患者认为患病后要多休息,不敢运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适当的运动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保持脊柱的生理弯曲,防止畸形;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还能缓解疼痛,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适合患者的运动包括游泳、瑜伽、慢跑、太极拳等,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运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事实9:保持良好姿势,预防脊柱畸形在日常生活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站立时挺胸收腹,坐位时腰部挺直,睡眠时选择硬板床,避免睡软床和高枕。良好的姿势有助于维持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预防脊柱畸形的发生。同时,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时起身活动,缓解脊柱的压力。事实10:心理调节不可忽视,积极心态助力康复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易复发,给患者的身心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病情。因此,患者要学会进行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强直性脊柱炎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科学管理,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以上10个关键事实,能帮助大家走出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解,更好地应对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