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肿瘤医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门资讯 > 排便习惯改变,应警惕肠癌

排便习惯改变,应警惕肠癌

时间:2021.07.21 10:13 作者:广州肿瘤医院

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大城市,它已成为恶性肿瘤的“老三”。以上海为例,30年来,病人人数增加了5倍多,而且,年轻人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更严峻的情况是,很多人发现结直肠癌时多为晚期,治果欠佳。大便习惯改变,要警惕要提高结直肠癌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与治疗。结直肠癌常见的症状是便血(占48%~68%)和腹痛(占21%~55%),这一般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另一种症状――大便习惯的改变,由于司空见惯,则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警惕。事实上,大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便秘、便频、腹泻便秘交替)在结直肠癌病人中并非少见,如上海的数据:结直肠癌病人中,出现便频者达28%~50%;而广州的数据显示,腹泻及便频者达15%,以便秘为突出症状者亦时有所见,特别是直肠癌病人,可高达60%。一般来说,健康人的排便次数为每日1~2次,或1~2日1次,多为成形便或软便;少数人的排便次数可达3日1次,粪便多为半成形或腊肠样硬便。结直肠癌病人,如果肿瘤刺激肠黏膜导致体液渗出,渗液在肠腔内积存过多而刺激肠道蠕动增加,就会出现腹泻。若肿瘤伴发炎症、坏死并引起肠腔阻塞,则会延长粪便的通过时间,引发便秘。腹泻或便秘,由肿瘤位置决定产生腹泻还是便秘,主要与肿瘤在结肠的位置有关。腹部右半侧结肠(包括盲肠、升结肠、部分横结肠)肠腔较宽大,移动性较大,故早期癌症多表现为腹泻(约20%),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而腹部左半侧结肠(包括部分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因其肠腔不如右半侧结肠宽大,且乙状结肠肠腔狭小,又与直肠成锐角相连接,故一旦长有肿瘤,多出现顽固性便秘,也可有便频,容易发生慢性进行性肠梗阻。肿瘤出现在直肠(直肠癌)时,肿瘤表面的溃疡继发感染刺激直肠,会导致便频,每日总想排便,可达十余次,且所排出的粪便变细,带黏液,量也甚少。病人常有排便不尽感。当然,排便习惯的改变亦常受到饮食质量及种类、多种常用药物、致病微生物感染乃至精神情绪的影响。但排除这些因素而发生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含便频)或便秘者,尤其是那些以前没有肠道症状的人,以及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上一篇: 镇江市治疗肝癌哪家医院较好,镇江市肝癌医院挂号

下一篇: 骨肿瘤如何治疗,能否?

推荐医生

热门文章

在线咨询 根据病情快速匹配专家 免费预约 免费预约,快速就诊 就诊指南 一对一指导,放心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