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定义是什么
时间:2020.01.04 13:53 作者:南京甲康医院
时间:2020.01.04 13:53 作者:南京甲康医院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是指对放射性碘治疗无效或不再敏感的甲状腺癌类型,通常表现为肿瘤无法摄取碘或摄取后仍继续生长。治疗方式包括靶向药物治疗、外部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突变、肿瘤去分化或碘代谢异常有关。
1.基因突变是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重要成因之一。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失去摄取碘的能力,例如BRAF、RAS或TP53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能影响甲状腺细胞的正常功能,使其对放射性碘治疗不再敏感。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明确突变类型,指导个性化治疗。
2.肿瘤去分化是另一种常见原因。甲状腺癌细胞在进展过程中可能发生去分化,失去正常甲状腺细胞的特征,包括摄取碘的能力。去分化通常与肿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增加有关,病理检查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的改变。
3.碘代谢异常也可能导致碘难治性。某些肿瘤可能因碘转运蛋白(如NIS)表达减少或功能障碍而无法有效摄取碘。这种情况可能与肿瘤微环境或信号通路异常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机制。
对于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靶向药物如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和卡博替尼是常用选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或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外部放射治疗可用于局部控制肿瘤生长,特别是对无法手术的部位。手术治疗则适用于可切除的肿瘤,以减轻症状和降低肿瘤负荷。此外,定期监测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患者应定期随访并积极配合治疗。
上一篇: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定义有哪些
下一篇: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