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妈需谨记在心的夏季防雷常识

发布于 2013-07-25 16:11

  夏季雨水较多,出行安全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于笨拙的孕妈妈们来说更容易受到不利影响。除了出行的影响以外,下雨常伴电闪雷鸣,让很多孕妈妈担心不已。所以,孕妈必须提前了解防雷知识。今天就让小编带孕妈们一起来了解防雷知识吧:>>>夏天孕妇洗澡 每天别超过3次 

 

  雷电发生时,即使在室内,也不见得安全。应避免接触水、远离门窗、不要使用电话、不要用耳机听音乐。为了保护家电,最好拔掉插头。

  1.出门前,了解天气预报。夏季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前,务必了解天气预报情况。

  2.密切关注雷暴动向。春夏气温升高,暖空气上升形成积雨云,因而最容易发生雷暴现象。持续高温形成的塔状积雨云,通常是雷暴的第一信号。

  3.听到雷声应躲避。闪电可袭击雨区以外的10英里范围,与听到打雷声的范围相当。以防万一,一听到轰隆隆的雷声,就应立即寻找安全避所。不要使用手机、MP3等电子产品,特别是不要发短信。

  4.提前规划安全措施。在室外,一旦看到闪电或听到雷声,就应快速寻找安全的躲避处。听到第一声雷后,应迅速进入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内,或进入密闭的车辆,听到最后一声雷后,等待30分钟,再返回室外。

  5.水域、高地和空旷地最危险。一旦有雷暴雨迹象,一定要远离水域、高地和空旷地。另外还应避免接触所有金属物件,包括电线、篱笆、机械、发动机及电工工具等。

  6.身处室外,尽量下蹲。雷电发生时,如果距安全处较远,那么身体应尽量下蹲,与地面越近越好。双脚并拢,双手捂住耳朵,避免雷声伤害听力。与其他人至少保持4.5米的距离。如身处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就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7.室内也应防雷电。雷电发生时,即使在室内,也不见得安全。应避免接触水、远离门窗、不要使用电话、不要用耳机听音乐。为了保护家电,最好拔掉插头。

  8.雷击受伤应尽快实施急救。雷击受伤者身体不带电,可安全接触,必须尽快送医院急救。如果第一时间急救处置适当,一些雷击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发现受伤者不省人事或没有呼吸,应立即实施心脏复苏按压,并拨打急救电话。

  9.暴雨中开车,应减速。打雷时,正骑摩托车、电单车、单车等赶路,最好先下车等待雷电过去,切忌狂奔。汽车内是避雷的理想地方,但开车时,应该格外谨慎减速慢行,如果有可能,最好将车开到安全地带,等暴雨结束后继续上路。

  10.没有船舱的船只更危险。划船时,一旦有暴雨苗头,应尽快靠岸,寻找安全场所。

  以上介绍了10个孕妈妈防雷常识,希望孕妈妈在看过之后能谨记在心,遇到雷雨天气果断采取防雷行动,避免伤害的发生。同时,也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人们。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女生做痔疮检查尴尬吗

回答:女生做痔疮检查可能会感到尴尬,但这是正常的医疗程序,医生会以专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痔疮检查通常包括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和结肠镜检查,目的是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1、为什么女...

Q
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回答: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中耳腔内积液,通常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 1、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通道,...

Q
左侧附件炎是怎么回事

回答:左侧附件炎通常是指女性生殖系统中的输卵管和卵巢因感染而引发的炎症,需要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就医。一般情况下,患者会感到左下腹疼痛,并伴有发热、白带异常或全身不适。 附件炎发生的...

Q
食管息肉严重吗会癌变吗

回答:食管息肉通常不严重且癌变风险极低,但可能会引发吞咽不适等症状,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管理和监测其发展。如果息肉持续增大、症状加重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和评估。...

Q
动脉硬化还能逆转吗

回答:动脉硬化无法完全逆转,但可以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来延缓其进展并改善预后。常见措施包括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水平、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以及积极管理伴...

Q
口腔上颚腺瘤会复发吗

回答:口腔上颚腺瘤存在复发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未完全切除或术后未妥善管理的情况下。虽然大多数口腔上颚腺瘤是良性病变,但其潜在的恶性转化风险和复发特点不容忽视。为了有效降低复发率,治疗时需彻...

Q
白细胞减少会引起流鼻血吗

回答:白细胞减少有可能引起流鼻血。白细胞减少会削弱身体的免疫防御能力,这可能导致鼻腔局部组织容易感染和发炎。在鼻腔黏膜充血的情况下,用力擤鼻涕或挖鼻孔容易损伤脆弱的黏膜,从而诱发流鼻血。...

Q
吃了饭胀肚消化不良

回答:吃完饭后感到胀肚和消化不良,这种情况可能让人感到非常不适。通常,这可能与饮食过量、慢性胃炎、胃溃疡或肠梗阻等因素有关。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及时就医,通过专业医生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