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检攻略让你的孕期更健康

发布于 2011-07-25 14:15

  十月怀胎,为了宝宝的健康,孕妈妈制定一个产检计划是必要的,有的准妈妈不了解产检的意义,忽视产检,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损失.下面就让小编带您了解全面的孕检攻略.

  整个孕期大概分为三个阶段,即是孕早期(第1周——第12周)、孕中期(第13周——第28周)、孕晚期(第29周——第40周)。

  1 孕早期 入门级

  时间:第5周——第11周

  建卡检查

  检查项目: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浮肿检查、胎心听诊、血常规、尿常规、白带、梅毒筛查等。

  其中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浮肿检查、胎心听诊等项目是产检的常规项目。

  测量血压观测准妈妈是否会得妊娠高血压。进行有规律的产检,每次都测量血压,就可以在血压刚刚开始升高时,及时有效地加以控制。

  通过称量孕妇体重,可以动态观察母子的健康状况。

  通过胎心监护仪,连续观察记录胎心率,描记子宫收缩,记录胎动可根据三者关系反应胎儿宫内储备能力,是否有缺氧和胎儿宫内窘迫。

  而初次检查的血常规、尿常规以及白带、梅毒筛查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孕期化验尿常规及时反应孕妇泌尿系统情况

  另外,如果孕妇没有做孕前检查,也要在孕早期进行HIV筛查和优生优育四项检查。

  孕早期 入门级

  2 孕中期 进阶级

  时间:第13周——第28周

  每四周一次

  检查项目: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浮肿检查、胎心听诊、尿常规、血常规、唐氏筛查、心电图、B超检查。

  除了常规检查,这个阶段做唐氏筛查也是十分重要的。

  唐氏综合症,即先天愚型儿,是偶发性染色体疾病。胎儿出生后患严重智力迟钝,孕期通过血液检测率为75—85%。每位准妈妈,特别是高龄准妈妈最好做一次唐氏筛查,以避免家庭悲剧发生。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流产、早产、死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心电图可以反映孕妇的心脏功能,及时应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怀孕中期的B超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孕晚期 最终级时间:第29周——第40周

  第29——36周没两周一次,37周后每周一次

  检查项目:体重、血压、宫高、腹围、浮肿检查、胎心听诊、尿常规、血常规、骨盆内诊、心电图、B超检查、胎儿监护。

  36周的开始,胎动开始减少了,孕妇要向医生学习如何测胎心和胎动。此时要定期进行胎心听诊、胎儿监护等。孕晚期的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颈的情况,检测羊水量是否正常,评估胎儿大小等,可以为采取何种分娩方式进行预测,准备迎接宝宝顺利出生。

  越到临产,检查越频繁,大约一周一次。这时准妈妈的心要细致再细致,密切观察,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有什么“风吹草动”。

  准妈妈为了宝宝的健康要积极进行产检哦.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