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十大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

发布于 2011-08-16 09:16

  生产过后,妈妈的身体很虚弱,以后还得担负起喂养宝宝的重任,因此月子调理是重要的,不过,有时候一些常见的疾病会光顾,使妈妈们很烦心,下面是产后常见的十大疾病,妈妈们要注意防治哦.

  1、便秘

  产后便秘的防治

  1.注意饮食结构,多吃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2.加强产后锻炼。如果产后1个月不下床,使新陈代谢减慢,容易引起便秘。要适当活动,坚持做产后保健操,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3.大便秘结,无法排出体外,必要时可使用开塞露。

  4.如果连续出现便秘可以用缓泻剂。

  2、尿潴留

  一般产妇在产后4~6小时内就能自己排尿,如果产后6小时以上不能自动排尿,而且膀胱涨满,称为尿潴留。

  解决产后尿潴留的办法

  1.解除产妇对小便引起疼痛的顾忌,并鼓励和帮助产妇下床排尿。

  2.用温开水冲洗外阴或用流水声诱发产妇排小便的意识。

  3.下腹部热敷刺激膀胱收缩,便盆内放热水,产妇坐在上面,使热气上熏会阴部。

  4.可使用针灸疗法,针刺关元、中极、气海、阴陵泉等穴位。

  如果以上方法都没有效果,就应到医院进行导尿。

  3、乳腺炎

  乳腺炎的病因

  1. 不能很好地母乳喂养乳汁淤积、挤压。

  2. 孩子口鼻腔内的细菌,经乳头破口处进入乳腺。

  3. 产妇手不清洁。

  4. 产妇呼吸道感染或生殖道感染,细菌经血液循环到乳腺。

  4、宫缩性腹痛

  发生原因

  胎儿及胎盘娩出后,会在产妇子宫壁的附着面上留下创伤,为防止流血过多,子宫肌肉反射性地强烈收缩,因此产妇会感到腹痛。在哺乳或触摸子宫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利于恶露排出,无须过多担心。

  防治策略

  1. 只是很轻微的疼痛不需做任何处理,一般产后6~9天疼痛会逐渐消失。

  2. 如疼痛明显,可轻轻按摩小腹,或放热水袋热敷,控制水温,以防烫伤皮肤。

  3. 疼痛较剧烈并影响休息和睡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止痛药或镇静安眠药。

  5、耻骨痛

  发生原因

  疼痛部位在阴部上端,在蹲或拿重物或排便时,都有疼痛感。严重时行走迈不开腿及用不上劲。骨盆由骶、尾、髂、坐、耻骨融合而成,耻骨联合中间有纤维软骨,上下附有韧带。怀孕时体内分泌的激素使耻骨联合逐渐分开,韧带随之松弛,尤其是第一胎分娩时易受影响,因此产生疼痛。

  防治策略

  1. 产后会随着激素作用减退而恢复。但如果在怀孕时即有耻骨疼痛,当时就应减轻活动,甚至卧床休息。

  2. 如为巨大儿,可考虑剖宫产,以免造成耻骨联合分离和韧带严重损伤。

  3. 疼痛严重的产妇需卧床休息,用弹性腹带固定骨盆对恢复有所帮助。

  4. 多吃虾、牡蛎等高钙食物,注意营养。

  5. 产后多休息,减少上下楼梯及走斜坡路的活动,走路要放慢速度,步子不可过大,以免加重耻骨损伤。

  6、阴道痛

  发生原因

  有的产妇在分娩时,既没做会阴切开术,阴道和会阴也无裂伤,但产后尤其在笑或大声说话时,却感会阴部位疼痛,这是因为婴儿从阴道娩出,阴道组织因扩张和伸展过度淤血和损伤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慢慢减轻。

  防治策略

  1. 疼痛部位用温水洗。

  2. 疼痛剧烈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性温和的止痛药。

  3. 避免做对不适处产生压力的姿势,睡眠宜取侧卧位。

  5. 做促使阴部组织恢复的运动,方法是:收紧阴部及肛门附近的肌肉,维持8~10秒,然后慢慢放松肌肉,持续几秒。重复做,每天做25次。这一运动可加快血液循环,使损伤的组织尽快康复。

  7、尾骨痛

  发生原因

  产后脊柱最下端处产生疼痛,可由于分娩影响所致。最明显的表现是仰卧、坐位或排便时有疼痛感,尤其是坐在硬物上会加重疼痛。

  防治策略

  1. 通常1~2个月会自然痊愈。

  2. 在患处做热敷,以放松局部肌肉。

  3. 躺或坐时,避免疼痛处接触硬物,最好用柔软的垫子或橡皮圈垫。

  4. 满月后仍不见好转应去看医生。

  8、腰背痛

  发生原因

  分娩后产妇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尚未得到调整,骨盆韧带还处于松弛状态,腹部的肌肉也因分娩变得较松弛。加上产后照料宝宝,要经常做弯腰动作,或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血淤盆腔,因此易发生腰背痛

  防治策略

  1. 可按摩、热敷疼痛处或洗热水澡,以促进血液循环。

  2. 注意腰背腹部的保暖,以免受凉后加重疼痛。

  3. 不宜久站;站立时可让一条腿的膝盖略弯,且两侧交替;不要拎提重物。

  4. 照料宝宝时尽量不要弯腰,喂奶要保持一个舒适的姿势。

  5. 控制体重,减轻腰部负担;不要穿高跟鞋,以免增加脊柱压力引起腰痛。

  6. 学习正确的弯腰和挺直姿势,即两腿分开和双肩同宽,两膝弯曲,挺直腰。

  7. 适当做背肌和腹肌的运动,以增加腰部的稳定性,最好从产后2周开始。

  8. 性生活:产后由于阴道肌肉及子宫内壁尚未恢复,不适宜进行房事,应当在产后6~8周,经医生检查后确认产妇的阴道及子宫基本恢复正常后才进行。

  9. 哺乳期避孕:注意采取避孕措施,如避孕套、阴道隔膜、宫内节育环。哺乳期不宜用避孕药或避孕针,以免影响婴儿发育

  9、肌肉关节痛

  发生原因

  产妇分娩因长时间用力,再加之失血,气血两虚,以致周身毛孔张开,容易使风寒侵入肌体而引起肌肉和关节疼痛,尤其是两腿间的肌肉疼痛。

  防治策略

  1. 产后注意保暖,特别在寒冷时,不要提早浸触凉水,以免关节受凉而疼痛。

  2. 洗热水澡来缓解肌肉的不舒服。

  3. 在疼痛处搽红花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把引起疼痛的代谢废物尽快排出。

  4. 服用生化汤可改善疼痛。

  5. 如疼痛的同时伴关节酸楚红肿,一遇风时更加剧,甚至影响行动,单凭补血补气的膳食已不能改善症状,需找医生诊治。

  10、腕部痛

  发生原因

  由于内分泌的影响,产妇在分娩时皮肤和关节松弛,以及产后气血两虚所致。如不停地给婴儿换尿布、喂奶、抱宝宝,且在疼痛时未能及时治疗,可使肌肉关节损伤加重,引起肌腱和神经发炎。通常表现以下两种:

  1)伸腕肌腱炎。

  引起的疼痛以大拇指和手腕交界处最为明显,发病率高。特别表现为腕部酸痛或疼痛,握拳或做拇指的伸展动作时,如写字、拿筷子、举杯子及拿奶瓶等疼痛加剧,在手臂上可见条索状肿胀物,如不及时休息和治疗,疼痛会日益加重。

  2)腕管综合症。

  是手臂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发炎肿胀的肌腱压迫,而引起手指疼痛麻木感,开始可表现为刺痛,常在睡眠中因痛而醒,活动手指后痛感很快消失。如未及时治疗,数月后会因神经性营养不良而出现手掌内外肌肉萎缩。

  防治策略:

  1. 产后照料婴儿时避免受凉,更不要过早动用冷水。

  2. 如果腕部出现疼痛,要避免使用腕和拇指,不要用力。

  3. 产妇本人不要用力揉动或推拿患处,应尽早请医生诊治。

  4. 少吃酸味食物以及香蕉、鸡肉、啤酒。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皮肤病能不能自愈

回答: 皮肤病能否自愈取决于具体类型和病情严重程度。部分轻微皮肤病可能自行缓解,但多数需要医疗干预。 皮肤病的自愈能力与病因密切相关。过敏性皮炎、轻度湿疹等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皮肤病,在脱离...

Q
后背长痘痘很痒怎么办

回答: 后背长痘痘很痒可能与毛囊炎、痤疮或过敏反应有关,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外用药物和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 毛囊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

Q
宫外孕微创手术的危害

回答: 宫外孕微创手术的危害主要包括术后感染、出血和输卵管损伤等。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外着床发育,常见于输卵管,微创手术是治疗宫外孕的常用方法之一。 宫外孕微创手术可能引起术后感染,表...

Q
乳腺癌疼痛怎么缓解

回答: 乳腺癌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乳腺癌疼痛可能与肿瘤压迫神经、炎症反应或骨转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刺痛、钝痛或放射痛。轻度疼痛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

Q
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使用中药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中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通窍等作用缓解症状。常用方剂如辛夷清肺饮可减轻鼻咽部炎...

Q
一岁小孩发烧38.4度

回答: 一岁小孩发烧38.4度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等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常见原因,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通常伴随咳嗽、流涕等症状。细菌感染如中耳炎...

Q
腰椎畸形怎么治疗

回答: 腰椎畸形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腰椎畸形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退行性变、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背疼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等症状。轻度畸形可通过物理治疗...

Q
喉运动神经损伤怎么治疗

回答: 喉运动神经损伤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喉运动神经损伤可能与外伤、病毒感染、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遵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