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的宝宝不吃奶怎么办

发布于 2013-05-08 15:05

  小宝宝在五个月的时候,很多家长会发现这个时候的小宝宝不吃奶,不管怎么哄,就是不愿意。那么五个月的宝宝不吃奶该怎么办呢?

  五个月宝宝开始不吃奶,这个时候就到了为宝宝添加辅食的阶段了。

  一、添加的辅食必须与宝宝的月龄相适应

  过早添加辅食,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过晚添加会造成宝宝营养不良,甚至会因此拒吃非乳类的流质食品。

  二、一种到多种

  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开始只能给宝宝吃一种与月龄相宜的辅食,尝试3~4天或一周后,如果宝宝的消化情况良好,排便正常,再尝试另一种,千万不能在短时间内一下增加好几种。宝宝如果对某一种食物过敏,在尝试的几天里就能观察出来。提供营养按顺序很重要。

  三、从稀到稠

  宝宝在开始添加辅食时,都还没有长出牙齿,只能给宝宝喂流质食品,逐渐再添加半流质食品,最后发展到固体食物。>>>推荐阅读:适合4—6个月宝宝的自制辅食

  四、从细小到粗大

  宝宝的食物颗粒要细小,口感要嫩滑,锻炼宝宝的吞咽功能,为以后过渡到固体食物打下基础。在宝宝快要长牙或正在长牙时,妈妈可把食物的颗粒逐渐做得粗大,这样有利于促进宝宝牙齿的生长,并锻炼他们的咀嚼能力。

  五、从少量到多量

  每次给宝宝添加新的食品时,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以后逐渐增加。

 

  六、遇到宝宝不适要立刻停止添加

  宝宝吃了新添的食品后,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如出现腹泻,或便里有较多黏液的情况,要立即暂停添加该食品,等宝宝恢复正常后再重新少量添加。

  七、吃流质或泥状食品的时间不宜过长

  不能长时间给宝宝吃流质或泥状的食品,这样会使宝宝错过发展咀嚼能力的关键期,可能导致宝宝在咀嚼食物方面产生障碍。

  八、不可以很快让辅食替代乳类

  6个月以内,主要食品应该以母乳或配方奶粉为主,其他食品作为一种补充食品。

  九、添加的辅食要鲜嫩、卫生、口味好

  给宝宝制作食物时,不要注重营养忽视了口味,这样不仅会影响宝宝的味觉发育,为日后挑食埋下隐患,还可能使宝宝对辅食产生厌恶,影响营养的摄取。

  十、培养宝宝进食的愉快心理

  给宝宝喂辅食时,首先要营造一个快乐和谐的进食环境,最好选在宝宝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时候喂食。宝宝表示不愿吃时,千万不可强迫宝宝进食。

  10-12个月:稠粥,软饭,碎肉,碎菜,馄饨。

  8-9个月:肉末,动物内脏,烤馒头片,磨牙棒(饼)饼干,鸡蛋。

  6-7个月:稀饭,烂面条,菜末,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

  注意:给婴儿添加的辅食的顺序 4-5个月:强化铁米粉,菜泥,果泥。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回答:肺癌早期手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风险,大约在20%-30%之间,主要与患者个体差异、肿瘤类型及术后治疗和护理有关。通过针对性检查、规范化治疗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显著降低...

Q
应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

回答: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常伴有胸痛、心悸、气短等类似急性心梗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甚至猝死。患者需及早就医,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

Q
扁桃体炎是什么感染引起的

回答:扁桃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发,其中以链球菌和病毒感染最为常见。具体病因可能涉及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或其他病理性疾病。 1、细菌感染: 导致扁桃体炎最常见的细菌是A组...

Q
洗纹身最好的方法不留疤多少钱

回答:洗纹身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专业激光技术,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疤痕风险,一般价格在每次500元到3000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视纹身大小、颜色深浅和治疗次数而定。针对个体差异,合理选择方法与专...

Q
腮腺炎吃什么消炎药

回答:腮腺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常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症状,对于病毒引起的腮腺炎,抗病毒药物或对症治疗更为重要,而细菌感染诱发的腮腺炎则可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如阿莫西林、头孢...

Q
心脏药物球囊是什么,手术后需要恢复多长时间

回答:心脏药物球囊是一种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微创医疗技术,通过释放药物减少血管内再狭窄的风险,术后恢复时间一般为1至3个月,具体时长需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决定。 1、什么是心脏药物球...

Q
发烧可以吃蓝莓吗

回答:发烧可以吃蓝莓,但要适量,且需注意身体对食物的反应。蓝莓富含维生素C、抗氧化物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支持免疫力和促进身体恢复,但冷饮或冰冻的蓝莓可能刺激咽喉,不建议发烧期间食用过凉或过...

Q
头孢地尼分散片可以一次吃两粒吗

回答:头孢地尼分散片是否可以一次吃两粒,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患者的年龄、病情、药物剂量等具体情况决定。盲目加大剂量可能引发副作用或药物累积中毒,遵医嘱是用药的前提。 1、决定剂量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