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拉宝宝时小心引出牵拉肘

发布于 2018-01-12 14:39

  牵拉肘是因为小朋友手臂伸直时,被大人牵拉的力道过大,以致于桡骨头脱离肘关节,牵拉肘常发生在五六岁以下的小朋友身上,特别是开始学习走路的2~3岁小孩子。据医生介绍,会出现这种毛病是因为小朋友手臂伸直时,被大人牵拉的力道过大,以致于桡骨头脱离肘关节,最后引起肘脱臼。家长牵小朋友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不要太过于用力。

  什么是牵拉肘?

  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为“牵拉肘”,多发生于1~4岁幼儿,偶见10岁左右儿童。损伤机理是:幼儿桡骨小头发育尚不完全,头颈直径几乎相等,环状韧带也比较松弛,所以在外力牵拉作用下,桡骨小头即可自环状韧带内向下脱出,而发生半脱位。环状韧带则嵌入关节间隙内,阻碍了肘关节和前臂的旋转功能。

  牵、拉小手太用力 导致宝宝牵拉肘

  从医院病患情况看,牵拉肘多发生于五六岁以下的儿童中,这是因为,小孩子关节、韧带发育还不完善,而2~3岁孩子正处于学走路的阶段,家长牵拉孩子的机会增加,造成了发生率的增高。

  医生分析,最常见导致宝宝牵拉肘主要有四种情况,一、宝宝要跌倒时,大人猛然地拉住他的手部,二、大人牵拉宝宝的双手打悠悠玩,三、大人给宝宝穿衣时,生拉硬托的把小手从袖口中抽出,四、像提东西那样,拉着宝宝的小手走路或上下楼梯。

  三种情况辨别宝宝是否发生牵拉肘

  宝宝的手臂呈现半弯曲下垂,不能举手,拒绝伸手拿东西,而且不让别人碰触手臂。

  宝宝的肘部可能稍微有些肿胀,但外观没有明显的变化。

  宝宝的肘关节压痛特别明显,以致不敢活动肘关节。

  值得注意的是,照X光是看不出牵拉肘的,因而,有些家长会联想不到牵拉肘而忽略治疗。一旦孩子发生牵拉肘,可请骨科医师帮助复位,牵拉肘的治疗很简单,复位比较容易,医生用一只手的拇指按压住桡骨头外侧,另一只手握住前臂向前旋转或屈曲肘关节,此时拇指按压处可听到一声低低的清脆响声,说明复位成功。复位后患肢立刻屈伸自如,但复位后要用三角巾悬吊两天,局部不用外固定,但1周内避免再用力牵拉,否则变成习惯性脱位就麻烦了。

  小孩子都喜欢和大人手拉着手,有什么甚至喜欢两只手都由大人拉着,玩起荡秋千的游戏。要知道小孩子不管是肌肉还是骨头,都很柔嫩,这时候就很容易引起牵拉肘,此时如果尝试手法复位那么很可能会出现危险。此时必须去医院让医生拍片检查。并且回来后要避免手臂用力,以免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生完孩子头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揭秘产后头痛的几个原因

回答: 生完孩子头疼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睡眠不足、贫血等因素有关。 产后头痛通常表现为头部胀痛或钝痛,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激素水平变化是常见原因,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

Q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怎么办 三招及时治疗初期孕妇感冒

回答: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可通过多喝水、盐水漱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感冒嗓子疼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咽喉黏膜干燥等因素有关。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促进病毒排出。用温盐水漱口...

Q
宝宝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5个疗法缓解宝宝急性鼻炎

回答: 宝宝急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蒸汽吸入、药物治疗、环境调整和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喷雾,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鼻塞和炎症。蒸汽吸入可通过温热湿毛巾覆盖...

Q
脸颊毛孔粗大如何改善

回答: 脸颊毛孔粗大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 毛孔粗大多与皮脂分泌过多、皮肤老化、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日常护理需注重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洁面产品,可选择含氨...

Q
声带息肉是怎么回事 了解声带息肉的3个原因

回答: 声带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长期吸烟、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 用声过度会导致声带黏膜反复摩擦损伤,声带表面血管扩张形成息肉样变。长期吸烟会刺激声带黏膜充血水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诱发声...

Q
疖肿不引流自己会消吗

回答: 疖肿不引流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存在感染扩散的风险。疖肿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体积较小的疖肿在保持局部清洁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机体免疫作用逐...

Q
大拇指凹陷是怎么回事

回答: 大拇指凹陷可能与遗传因素、外伤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大拇指关节或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为关节凹陷或变形,通常伴随家族病史。外伤如骨折或扭伤后未完全恢复,可能引起局部组...

Q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消除分泌性中耳炎的三方法揭晓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药物治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