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段宝宝的不同护眼方法

发布于 2013-06-13 13:55

  对宝宝眼睛的呵护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而区别对待的,新生婴儿视网膜发育还不完整,所以视力很差,仅能感觉到明暗。0-3岁是视力发展的很快,之后的速度就比较缓慢,直到六七岁幼儿的视力才会完全发育好。

  1岁以内与他(她)甜蜜接触

  不满1岁的宝宝视觉系统发展迅速,起初,宝宝只能分辨黑白影像,然后,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并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他们的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如果宝宝偶尔出现眼睛偏斜实属正常,妈妈不必太紧张。妈妈要注意的是:4个月的宝宝眼珠是否会随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的宝宝是否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如果有问题要及时就医。

  聪明妈妈这样做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均衡的营养是宝宝视力发展的先决条件。嗜甜是宝宝的天性,不过,当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一定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保持身体酸碱度平衡,并多吃蔬果摄取维生素。

  在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期,科学的刺激有助于他们的视觉发展。当宝宝刚出生时,对他(她)微笑,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宝宝8个月了,已经能寻找眼前消失了的物体,和他们藏猫猫是训练视觉的最佳游戏!

  1-2岁训练手眼协调

  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做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逐步协调让宝宝能准确地接和丢东西。视力不佳或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地感受事物的立体感而不敢跨足。>>>推荐阅读:带宝宝坐飞机怎么做更好?

 

  聪明妈妈这样做

  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期,电视、电脑等对他们的发育都有负面影响,所以,即使宝宝再吵再闹也要少看动画片,如果看电视,1次不超过30分钟,1天最多1小时,注意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看电视要与电视机保持画面对角线6~8倍的距离。

  这个阶段,宝宝已经能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了,和他一起玩形状和颜色的搭配游戏,除了让宝宝玩得不亦乐乎,还能训练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2-4岁培养良好习惯

  宝宝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我们不相上下了,手眼协调能力佳,行走时,能轻易躲开障碍物,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

  聪明妈妈这样做

  此时,宝宝的好动天性表露无遗,若不懂得自我保护,追跑碰撞之间,很容易造成眼睛的外伤。因为宝宝还无法表达视力状况,若有外伤,爸妈一定要带宝宝到医院,由眼科医师为其进行详细检查。

  宝宝满3岁后,即可接受第一次视力检查,带孩子接受检查前,要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检查表,懂得指出方向在哪里。

  多数孩子已会翻阅书籍,此时一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眼睛与书本应保持30~35厘米,每阅读20~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不要在摇动的车内或直射的日光下阅读。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自闭症孩子数学阶梯

回答:自闭症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可能面临许多挑战,例如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重复动作多、人际关系差等。针对这些情况,家长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

Q
月经10个月一直不干净怎么办

回答:月经持续10个月不干净,这种情况可能令人担忧。可能的原因包括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息肉等非病理因素,也可能涉及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先兆流产、宫外孕或宫颈癌前病变。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就医...

Q
月经过后第二天拔智齿有影响吗

回答:在月经结束后的第二天拔智齿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此时,子宫内膜已经脱落,阴道出血也逐渐停止,所以进行拔牙手术是相对安全的。不过,术后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影响恢复。如...

Q
17岁女生月经异常怎么办

回答:17岁女生如果出现月经异常,可能是正常的青春期变化,也可能是内分泌失调或子宫内膜炎等健康问题的信号。面对这一情况,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或药物治...

Q
骨质水肿会导致骨质增生吗

回答:骨质水肿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骨质增生。这两者虽然都涉及到骨骼健康,但它们的成因和表现是不同的。骨质水肿通常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炎症反应或外伤等因素引起,而骨质增生则更多与关节退变、...

Q
自闭症孩子面相特征

回答: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常常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方式。有些家长可能会注意到自闭症孩子在面部表情上有一些独特的特征,比如眼神呆滞、反应迟钝、面部动作减少以及人际关系障碍等。虽然...

Q
打戊肝疫苗有年龄限制

回答:打戊肝疫苗并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通常建议在出生后满3个月时接种。这种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属于灭活疫苗。虽然没有明确的年龄限制,但在1-6岁儿童中接种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Q
肠胃消化不良会发热吗

回答:肠胃消化不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发热,但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的现象。如果您在消化不良的同时感到发热,最好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建议。消化不良常由饮食不当或精神压力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