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前需培养宝宝5种技能

发布于 2014-04-16 09:43

  上幼儿园是每个孩子都要经历的一道“坎”。若想要宝宝顺利跨过这个“坎”,到了幼儿园少“受罪”,就要在入园前有意识地帮孩子培养下面5种技能,让宝宝能更快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家长在宝宝入园前要准备什么?

  1.独立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要通过教育慢慢养成,家长不能事事包办,要给孩子创造机会。可以经常告诉孩子“你长大了,有些事要自己做”,让他建立起独立意识,让他自己洗手、上厕所、穿脱衣服,独立吃完一顿饭等。家长要多鼓励,比如“宝宝今天自己吃饭,一粒米都没掉出来,真棒!”需要提醒的是,幼儿园里的孩子一般用杯子喝水,对于习惯用奶瓶的孩子,要尽早改变习惯。可以把用杯子喝水当成好玩的游戏,让孩子自然消除抵触情绪。

  2.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园里,老师要面对十几个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孩子不能准确表达需求,老师会困惑,孩子会焦虑,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简单的日常单句学起,比如“我饿了,想吃饭”,“我渴了,想喝水”,“我想上厕所”等。家长还要让孩子学会反映问题,比如“某某推我了”,以免孩子被欺负了还不会表达,只能忍着,形成心理创伤。

 

  3.交往能力。幼儿园是大多数孩子第一次进行人际交往的场所。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较任性,不懂怎样与小朋友相处。家长最好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同事、朋友、亲戚家的孩子接触。如果发现孩子缺乏交往技巧,有打人、推人、咬人等行为,要及时制止,并明确告知正确做法。比如想玩别人的玩具,要好好商量,而不是抢。如果对方不同意,要学会等待,或寻找别的可替代的事情做。还要鼓励孩子与小伙伴分享食物、玩具等。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们出现不太严重的小矛盾时,家长最好不要干涉过多。可以建设性地介入,将解决冲突的办法教给孩子。

  4.规律作息。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正式参加集体生活的地方,如果不能形成良好的作息规律,孩子就会无所适从。因此,最好在入园前一两个月就开始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从起床、午睡到一日三餐的时间,都要尽量与将要进入的幼儿园差不多。其实,家长最好从孩子1岁起就开始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而且最好不要受节假日等影响,从小养成的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5.运动能力。在幼儿园里,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游戏、玩耍是孩子最常见的活动。现在,很多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生怕孩子摔着碰着,对孩子过度保护,不是抱在怀里,就是放在儿童车里。英国切斯特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萨利·布里思博士发现,这样养育出的孩子往往运动能力较差,玩耍时容易出现跌倒、摔伤等现象。因此,孩子能走路时,家长就要有意识地给他们锻炼机会。比如在孩子奔跑跳跃、爬高钻低时,家长不要因害怕摔坏或弄脏衣服就下“禁令”。在家中选择一些趣味性强、活动量小、空间要求不高的运动,如徒手操、跳绳、拍皮球、投沙包等。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腺性膀胱炎吃什么中药

回答:腺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膀胱炎症,患者常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在中医治疗方面,针对湿热下注、气滞血瘀等病理因素,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能起到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效果。常用的中药包括...

Q
补牙边缘是黑色的

回答:补牙边缘发黑可能是许多人在口腔健康中遇到的一个小麻烦。这种现象可能由牙齿龋坏、充填材料脱落或其他因素引起。如果发现补牙边缘发黑,建议尽快去看牙医,以便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Q
阴囊长疙瘩是什么原因

回答:阴囊长疙瘩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毛囊炎、皮脂腺囊肿、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以及阴囊湿疹。这些情况可能导致生殖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症状和严重程度各不相同。为了确保正确的诊断和...

Q
3周岁小孩子最近眼睛里老是有水

回答:孩子眼睛老是有水,家长们可能会很担心,这种情况常见于泪道异常、炎症反应或者外部刺激。为了帮助宝宝尽快缓解症状,建议家长留意孩子的眼部表现,必要时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找到具体原...

Q
妊娠糖尿病,生完孩子多长时间血糖恢复正常

回答:妊娠糖尿病在生完孩子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因人而异。对于轻度妊娠糖尿病患者来说,通常在产后1到2个月内血糖会逐渐恢复正常。由于此时体内的激素水平下降,胎儿已经出生,血糖水平自然会有...

Q
自闭症孩子潜水训练

回答:自闭症孩子进行潜水训练是一个有趣且具有潜力的疗法,能够帮助缓解一些自闭症症状。为了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家长需要注意选择适宜的环境、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注意力和语言训练等方面。通...

Q
神经性呕吐中药治疗方法

回答:神经性呕吐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障碍,常常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中医治疗方法在缓解神经性呕吐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主要包括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安神定志丸、健脾丸以及...

Q
男性感染梅毒概率大吗

回答:男性感染梅毒的概率确实较高。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等途径进行传播。特别是在不洁的性生活中,梅毒的传播风险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