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激发宝宝吃东西的兴趣

发布于 2013-04-28 15:33

  家长既要忙家务,还要带着宝宝玩,岂不是负担太重了?其实,根据宝宝成长的年龄段,让宝宝适当地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宝宝会很高兴。比如,让宝宝和大人一起做饭,利用宝宝对食物最天然的本能来激发学习乐趣,是最简单易行的育儿方式。

  第一阶段:五感训练(色、香、味、触、思)

  需要家长向宝宝介绍食物的味道(五味)、性质(食性)、颜色(色)、触摸的感觉(触)、闻起来的味道(香)和吃完以后身体的感觉和想法(思考,各种情绪的表达、沟通)等。>>>推荐阅读:孩子总是不合群,要怎么办?

  第二阶段:能力训练(动作协调性、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等)

  家长可以准备几种不同的食材教宝宝分辨,同时通过帮助家长烹调来提高宝宝的动手能力。例如可以帮助妈妈拿某一种指定食材来分辨食物的类别和性质;剥莲子或者用线穿莲子串可以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还可以引导宝宝学习并使用计量工具等。

  第三阶段:全方位的知识联系能力训练

  大点儿的宝宝了解更多的营养知识。最基础的就是今天吃什么,吃这种食物的好处,比如变白、变漂亮,不生病,鼻子不出血等日常生活常识;出外游玩时,可以讲解遇见的各种食物的渊源(自然知识),包括季节的变换、植物的生长、节日的传说等。

 

  第四阶段:思维创造性训练

  一开始可以在制作面食的时候给宝宝一块儿软面团让他揉,同时鼓励宝宝用面团和其他食材设计并做出各种造型(麦穗、小猫、小猪等);进而可以在制作饼干、蛋糕以及各种菜肴的时候,让宝宝自己动手,对色彩、味道、食性、气味以及造型进行整体的协调和装饰。

  第五阶段社会规则的训练

  家庭成员和宝宝、其他小朋友与家长一起烹调的过程,不仅涉及生活技能,还是对协作关系、说话方式、思考问题的角度、处理事情的方式、社交、礼仪、逻辑思维等社会规则的训练过程。

  第六阶段:情商训练

  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所有的宝宝都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当宝宝一本正经地投入到自身扮演的角色时,实际也是把生活中模仿家长做饭、请客、言谈、思维方式等生活场景复习和强化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鼻息肉会引起什么病

回答: 鼻息肉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和哮喘等疾病。 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可能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引发鼻窦炎。鼻窦炎表现为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鼻息肉还可能阻塞咽鼓管,导致...

Q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几个

回答: 鼻窦炎保守治疗方法常见有5种,包括鼻腔冲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和生活干预。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冲洗液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黏膜水肿。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鼻...

Q
皮肤正常但一碰就痛怎么回事

回答: 皮肤一碰就痛可能与神经敏感、皮肤炎症或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关。 神经敏感通常由周围神经病变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表现为局部皮肤触觉过敏,轻微触碰即可诱发疼痛。皮肤炎症如接触性皮炎或...

Q
梅尼埃病会自愈吗 如何自我缓解梅尼埃病

回答: 梅尼埃病通常不会自愈,但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可能与内淋巴液循环障碍、免疫反应异常、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

Q
肢体麻痹的治疗方法

回答: 肢体麻痹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肢体麻痹可能与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肢体麻痹常伴随言语不清、面部歪斜等症状,可通过...

Q
胃癌早期化疗能治好吗

回答: 胃癌早期化疗通常能治好,但需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手段。 胃癌早期指肿瘤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未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此时癌细胞扩散范围小,对化疗药物敏感性较高。化疗药物如奥沙利铂...

Q
鹅口疮适合吃什么食物

回答: 鹅口疮患者适合吃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蒸蛋羹、香蕉泥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加重口腔不适。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变,饮食应以温和、低刺激为原则。米粥富含...

Q
正确哺乳姿势有几种

回答: 正确哺乳姿势通常有4种,包括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和侧卧式。 摇篮式是最常见的哺乳姿势,适合大多数母亲和婴儿。母亲将婴儿横抱在胸前,婴儿头部枕在母亲肘窝处,母亲前臂支撑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