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交流你必须懂得这些技巧

发布于 2017-03-27 10:39

  孩子小的时候,即使再叛逆,父母们似乎都有办法“收拾”他们。不管方法是软是硬,反正孩子们总会很容易就能消停下来——至于是否很快又反复,另当别论。

  但是,当孩子们逐渐迈向青春期的门槛,一切似乎都变得不一样了。一般女孩在10岁前后、男孩在12岁前后,就会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的亲子关系往往会进入新的阶段。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长的父母,会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强、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与孩子发生严重的冲突。大量孩子离家出走、自杀的悲剧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个年龄段前后。

  所以,在孩子长大之前,所有父母都有必要了解一下,不远的将来,你将面对一个怎样的孩子,又该如何应对。

  对孩子和同伴疯玩有意见?也许你只是不能接受孩子长大的信号

  一位妈妈问:

  我女儿9岁,读小学四年级了。一直都挺懂事的。不过近来放暑假,玩有些疯。整天就是要出去好朋友家里,不喊她回来她都可以一整天不着家。暑假作业扔一边动也没动。我忍着没说她,可是她爸爸为着已经批评过她好几回了。按理孩子有朋友是好事,可是我们担心这会带给孩子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般,孩子在儿童期就会有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孩子的“朋友”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更希望能够融入自己的同伴中,也更害怕被同龄人拒绝。此时,习惯了孩子顺从的父母,会感受到来自孩子同伴的“竞争”。呈现出来,就是父母们更多担心孩子会交到不好的朋友,会被同伴带坏,更容易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对孩子进行过多“干预”。

  其实,父母们的紧张往往是失度的。父母们之所以紧张,并非因为孩子做了多么出格的行为,而是无法接受孩子即将要远离自己的信号。

  一个家庭教育健全的孩子,自有良好的判断力,去对朋友的好坏进行筛选。而且,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而言,父母和同伴对他们的意味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更可能与父母聊学习、学业表现,而更可能与同伴聊约会和性有关的话题。父母对孩子同伴交往的粗暴干预,只会强化亲子间的敌对,压抑孩子正常发展的渠道。父母希望给孩子有效建议、引导的企图,也更可能化为泡影。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开始更在意他的同伴,那么这是一个信号:做父母的需要开始做好准备,孩子们需要更大的世界去成长,我们要做的是放手,并以一个老朋友的身份,给予必要的提醒和守护。

  觉得孩子总是不听话、惹自己烦?也许你自己需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更年期”问题

  晚婚晚育政策一直是被众多父母执行的,随着经济生活的富足,社会生活的丰富,孩子们的青春期和妈妈们的更年期都提前了,这样的话,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妈妈们也多是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开始进入医学意义上“更年期”,在这个阶段,“更年期”与“青春期”的冲突非常常见。

  曾经专门有一个名叫“父母皆祸害”的群落。里面就是许多青年男女对自己更年期父母的各种吐槽和不满。浓浓的火药味背后,更多地看到两辈人陷于各自的挣扎当中,却很少有真正看见“对方”。

  追究到底,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认同的问题。在这两个特殊时期,人的生理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迈入青春期,就是走向一次生理的高峰期;而走入更年期,则是进向一个衰退期。因此,两个各自有重要课题需要处理的人,分别处于各自的焦虑当中,碰到一起,自然更容易发生激烈冲撞。

  这个过程中,父母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毕竟,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出处要求独立,其实心智并未成熟。他们仍然需要父母的肯定和接纳。因此,缓和亲子冲突的主动权,仍然把握在父母手里。

  日益迈向中年的父母,必须要更勇敢,尽管这很难。其实,人的一生,一直在不停在向前、变化。接纳这些变化,即是成长。不接纳,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导致病痛。父母先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往往也就不成问题了。

  你还该懂得一些必要的亲子交流技巧

  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最常抱怨的就是没法和孩子交流,说不了两句就再无法对话下去,不是以孩子摔门而去告终,就是在父母的怒吼中结束。比如一位妈妈说:我有个大儿子今年十一岁了,说话都带刺,是不是判逆期到了?

  其实,这些父母往往还停留在原地,把已然长大的孩子,仍然当做一个小宝宝看待,并常用不恰当的管教,去干预孩子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自主的冲动。跟青春期孩子交流,下面这些技巧,你有必要了解:

  1.家长要把孩子的表现当作他成长过程中正常的表现,在心里真正接纳孩子跟小时候的不同。

  2.家长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

  3.我们说言多必失,批评、指责、抱怨、唠叨、威胁、惩罚这些会伤害孩子的内容大多时候都会在语言中,所以要少说多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他更多时候是在寻找一个倾听的对象,因此你仔细认真的听孩子说话,原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给一些简单的回应和简单的评说足够。

  4.说出你对孩子所做事情或者所说话的感受即可,不要长篇大论地告诉孩子如何去做。现在的孩子对大道理懂得比家长还要多,因此你的话他可能压根就听不进去。他只是想让你表示一下认同而已,而你的认可已经让他满足。

  5.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切要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努力把自己传递爱的方式调整到孩子的频道上,以他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他。

  6.青春期的孩子还是需要父母的“亲密接触”的,比如拥抱、摸摸头、亲亲额头等等。毕竟孩子的成长是延续的,小时候你一直跟他很亲密,就因为孩子长大了,就不给了,他也会失落。

  7.青春期的孩子切忌说教或打骂,想要打开和孩子沟通的途径,不妨先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起,让孩子逐渐对家长打开心扉。不要将家长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对孩子多鼓励、多称赞。

  缺少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孩子势必将注意力转向外界,寻求安全感的方式也会从外界获得。所以,还是要从调整父母开始。陪伴孩子时间的短暂,并不意味着陪伴孩子的质量降低,反而应该更专注更投入地陪伴孩子,利用时间多和孩子沟通,先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聊起,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没有不付出就收获的事情,对于孩子陪伴少、理解少、关注少,怎么可能获得孩子敞开的心扉呢。

  研究显示:父母的心理素质在孩子的性格中关系更为直接,父母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率直,有活动能力;父母过分严厉,子女表现则往往是逃避、反抗或胆怯;父母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为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心等。

  因此,处于“更年期”的父母尤其要注意自己情绪生活的健康性,学会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尤其是在消极情绪的调控上为子女做个好榜样。

  总之,在青春期孩子寻求自主性的过程中,冲突和权利斗争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大多数孩子和父母能够解决好这些分歧,在维持彼此间积极情感的同时,重新调整与父母间的关系,使之变得更为平等。而那些特别叛逆的孩子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原地踏步、不肯成长的父母。所以,无论孩子处于哪个年龄段,父母保持自我的觉察和成长都至关重要。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鼻血管瘤怎么办才能消失呢

回答:鼻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鼻腔内血管异常增生。其消失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生建议决定。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

Q
排便后肛门直肠疼痛

回答:排便后肛门直肠疼痛可能与肛裂、痔疮或肛周感染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1、肛裂 肛裂是肛门皮肤或黏膜的裂口,通常由便秘或排便用力过度引起。疼痛表现为排便时或排便后的剧...

Q
松果体肿瘤的病因

回答:松果体肿瘤是一种位于大脑中心的少见肿瘤,建议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医疗评估。松果体位于大脑深部,是调节生物节律的重要腺体,肿瘤可能会因其位置影响激素分泌,如褪黑素,从而干扰睡眠周期。病...

Q
幼儿扭伤的急救方法不包括

回答:幼儿扭伤后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损伤。主要方法包括冷敷、压迫和抬高,避免热敷或揉搓患处,以免加剧病情。如果症状严重且无法缓解,需尽快就医处理。 1.冷敷 ...

Q
百日咳的传染性有多久

回答:百日咳具有较长的传染期,通常持续4-6周,尤其在未接受治疗或未接种疫苗的情况下可能更长。其传染性主要与个体免疫状态、治疗情况以及环境因素相关。及时治疗和接种预防疫苗是减少其传播的重...

Q
打干细胞会年轻吗

回答:干细胞注射通常不会直接使人年轻。虽然它可以通过促进细胞更新和再生来延缓衰老,但并不具备逆转时间的功能。1.干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身体的修复和维持,但非万能;2.干细胞注射也存在一定...

Q
肠套叠切除后影响生活嘛

回答:肠套叠切除后一般不会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要密切观察术后恢复情况,预防可能的并发症,如肠梗阻或肠瘘。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经过良好的护理和康复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术后仍需注意饮食...

Q
大腿根部内侧阴囊瘙痒红疹

回答:如果您发现大腿根部内侧和阴囊出现瘙痒和红疹,这可能是由于接触性皮炎或湿疹引起的。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物或过敏原后引发的,而湿疹是一种慢性的皮肤炎症,都会导致皮肤出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