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型精神分型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发布于 2024-01-09 11:06
发布于 2024-01-09 11:06
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是因为精神分裂症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者治疗,引起了患者性格改变、社会功能受损等情况,主要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药物因素等,患者需要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治疗,有助于减轻影响。
1、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有家族中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患病的几率较高。此时建议家人为其需要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尽量减轻对精神上的刺激。
2、心理因素:在儿童早期生活中的创伤、应激等心理因素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可以选择专业的心理医生做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焦虑的情绪,可以促进病情恢复。
3、社会因素:与人之前的相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不平等对待、伤害、歧视等因素,导致其患上了该疾病,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
4、药物因素:可能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导致增加了精神分裂症的风险,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的药物治疗,比如盐酸舍曲林胶囊、利培酮片、安定片等。
在治疗期间需要定期做复查,明确病情的控制状况,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法。患者需要吃清淡营养食物,避免吃刺激性食物。
上一篇 : 三伏天怎么治疗月子病 做艾灸贴三伏贴针灸等
下一篇 : 两个月宝宝睡觉笑得发抖是怎么回事?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