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不要带孩子去做智力测验

发布于 2024-04-05 16:48

“要不要带宝宝去做智力测验?”妈妈问爸爸,也问同样有幼儿的朋友。不少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好像都有这样的犹豫和困扰。

幼儿接受智力测验,跟大人找相命师算命一样,如果算出“好命”固然高兴,万一算出“天生歹命”,受得了吗?会不会变得消极而懒得努力?会不会自暴自弃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为此,很多成年人没有“勇气”找人算命。

同样的,万一测出宝宝的智力不够高,会不会造成父母的失望,而影响了对孩子的爱和教养态度?如果测出来的结果令人兴奋、满意,那也不一定是福,因为父母太高兴,有时会失去理智,变得溺爱或偏爱这宝贝孩子,造成与其他子女间的不平衡。如果到处向人夸耀呢?不是害孩子变得自负骄傲,就是害孩子紧张,因为先天智力比别人高,表现也得比别人好,这份压力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甚至会把孩子压“坏”、压“扁”呢!

当然,如果是对自己的“理智”有把握的父母,智力测验对于认清孩子的能力、性格有很大的帮助,因为能够及早给孩子进行有效的“因材施教”。教育中才和天才,各有不同的方法,不过那是教育的内行人才办得到的。

我倒认为没有必要太早给孩子做智力的定位。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项智力测验是绝对可靠的。本来“潜能”是极抽象,而且变动性也很大的东西,怎能用具体的数字标出来?智商的数字,只能供人参考,而不是可以拿来评价一个人的。

不管先天智力如何,尽全力给幼儿做有效的启发和诱导才是最要紧的。因为近代的研究已经确认,一个人的人格和生活习惯,大致在幼儿期形成,而智力方面如果能适当地加以启发或训练,也能大为提高。在这段期间,父母如果能积极提供正确的学前教育,相信能培养出一个乐观、进取的健康孩子。这样的孩子上了学以后,自然懂得合群,不畏竞争又乐于学习,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学校生活过得愉快,课程哪有学不好的道理呢?

不过,人格的形成和智力的提高,并不像“立竿见影”那般显然易见,而是要在生活中慢慢教化,点点滴滴累积塑造才能见出效果。

那么,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呢?要做个爱说话的妈妈。看到天上的白色的云,不要只教孩子说“那是云”,而要启发孩子思考、联想。问孩子:“您看,今天的云什么颜色?头顶上这块像什么?妈妈喜欢这块像一只小白兔的,您呢?噢,宝宝喜欢那块像大象的!咦,您看,妈妈的白兔越变越大,越变越大,呀!变成一只绵羊了。宝宝您说什么?您说您的大象变成……变成飞机?呼——飞飞飞……嗯,真的,飞得好慢哦!您要它飞哪里去呢?去美国找舅舅?好,妈陪宝宝去!美国还有谁?有外公、外婆,还有呢?还有小哥哥、小姐姐……噢!对!还有一只叫波姬的狗狗。宝宝记性真好,宝宝好聪明啊!还有?还有什么呢?两个邻居的小朋友,一个叫安妮,一个叫啾?咦,好像不是呦!哦,宝宝是故意的。叫乔治,对对对!乔治是弟弟,安妮是妹妹……”就这样东扯西扯,让孩子的脑筋不停的动动动,不管是回忆也好,联想、幻想也好,反正脑筋越用越灵活。原理是有剌激才有反应,妈妈不爱说话,不会跟幼儿聊天,哪来刺激,哪来反应呢?

人格教育、生活教育也一样,看到什么说什么,把想到、感觉到的事也说出来,就是生活中的随机教育。看到路边挥汗挖地做工事的工人,说:“您看,我们要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辛苦工作,我们家就没有电,没有水,也没有电话可打啊!”如果说:“看,他们好脏啊,宝宝不努力用功读书,以后就要当工人哟!”想想看,两句不同的话,在幼儿的人格教育上,会产生多大的不同?

妈妈要多说话固然要紧,但说错话也很可怕,妈妈的脑子里随时都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会教育孩子的妈妈,不但能灵活孩子的脑筋,给孩子做美好人格的奠基工作,还能随时给孩子传授很多知识。例如在院子里拔杂草,妈妈问:“每一棵草的下端是什么?”对大人来说,那是理所当然大家都知道的,植物都有根。可是幼儿怎么知道?会启发孩子的妈妈会引导孩子去“发现”,也让他去“实验”和“印证”。陪他拔草时顺便说明为什么植物都有根,因为要吸收水分和养分。说到这儿时,顺手拈一片草叶,让宝宝在手心里搓一搓、捏一捏,是不是湿湿的?那湿湿的水分,就是从根部吸上去的……如此母子像玩游戏一样对谈,不是无形中给孩子上了一堂自然课吗?以后这孩子在小学读自然科时,很多问题对他来说,不过是复习罢了。当然不用苦读死背,考试也能考高分。而好成绩的鼓励让他对学习、对功课发生更浓厚的兴趣。就这样进入善性循环以后,这孩子

学业上的顺利就可预期了。一般家长最头痛的,小孩子不喜欢数学科的问题,关键其实就在幼儿期。如果在他还没入小学之前,妈妈能够在生活中,像上述教孩子认识植物的方法,很自然的把“数”的观念输入他的小脑袋,他不但不会讨厌“数学”,可能还会很喜欢呢!因为数学本来就是生活上的活学问,喜欢动脑的孩子怎会不喜欢呢?

不用担心宝宝有没有一颗好脑袋,好好掌握时光才要紧。专家说,启发、训练提高智力,三足岁以前最有效,别错过了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吃什么药最好

回答: 儿童急性扁桃体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 阿莫西林颗粒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头孢...

Q
副鼻窦炎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危害

回答: 副鼻窦炎可能引发头痛、鼻塞、嗅觉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颅内感染或视力受损。 副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常见病因包括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或解剖结构异常。急性期可能出现面部胀痛、...

Q
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快吗

回答: 视网膜母细胞瘤转移速度较快,尤其是未及时治疗时更易发生扩散。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其转移风险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局限于眼内的肿瘤转移概率较低,但若侵犯视...

Q
感冒引起的脑膜炎症状

回答: 感冒引起的脑膜炎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脑膜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感冒病毒可能通过血液或直接扩散至脑膜引发炎症。 病毒性脑膜炎症状相对较轻,主要表现为低至中度发...

Q
打呼噜与肥胖的关系揭秘 胖子更易打呼噜吗

回答: 打呼噜与肥胖确实存在密切关联,肥胖人群打呼噜的概率明显更高。 肥胖者颈部脂肪堆积会导致气道狭窄,睡眠时松弛的软组织更易振动产生鼾声。同时内脏脂肪过多可能压迫胸腔,影响呼吸肌运动,...

Q
萎缩性鼻炎手术多少钱 不同手术方式萎缩性鼻炎不同

回答: 萎缩性鼻炎手术一般需要5000-30000元,具体费用与手术方式、病情严重程度及地区经济水平相关。 萎缩性鼻炎手术费用差异主要取决于术式选择。黏膜下填充术采用自体脂肪或硅胶等材料...

Q
拔智牙有什么后遗症

回答: 拔智齿后可能出现疼痛、肿胀、出血等常见后遗症,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干槽症或神经损伤。 拔智齿后最常见的后遗症是术后疼痛和肿胀,通常持续1-3天,可通过冰敷和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缓解。创...

Q
前庭神经炎会影响视神经吗 前庭神经炎的三个影响要知

回答: 前庭神经炎一般不会直接影响视神经,但可能通过眩晕症状间接干扰视觉功能。前庭神经炎主要损害前庭神经,导致平衡障碍和眩晕。 前庭神经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前庭神经缺血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