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前婴儿眼中的色彩世界

发布于 2024-04-21 10:04

1岁以前的宝宝基本不会握笔涂鸦,他们对于美是用眼睛去感受,用耳朵来获取的。孩子满月了,他的眼睛似乎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如果妈妈在他眼前晃一个彩色的小铃,他就会注意它。妈妈的小铃移向左边,宝宝的眼睛跟着移向左边;移向右边就跟向右边。虽然他还不会摆头,但已经能对有形有色的玩具表现出注意力。渐渐的妈妈就会发现宝宝对色彩鲜艳的玩具,及会发声的玩具兴趣更大。等宝宝稍大以后,如果妈妈在他面前晃动漂亮的玩具,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扑上来向大人抢夺。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在这之前就开始了。

当宝宝躺在床上时,妈妈可以拿一束美丽的花给他看,指着每一朵花告诉他:“宝宝,看这花多美呀,它的色彩鲜艳,这一朵是红色的,这一朵是黄色的,这一朵是粉色的……”在宝宝床头经常悬挂一些色彩鲜艳会发声的玩具,等宝宝能坐起来的时候,他会非常喜欢用手去触摸这些玩具,妈妈就可以告诉他:“宝宝,这个玩具是小铃,它是红色的。”

天气好的时候,妈妈喜欢抱着宝宝到户外去晒太阳,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妈妈可以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的风景给宝宝看:“这是大树,您看树干是直直的,叶子是绿绿的。”有时还可摘下一片叶子贴在宝宝的脸上或手上,让宝宝感觉一下。正是在妈妈的自言自语下,宝宝用眼睛用耳朵感受和认识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宝宝一天天地长大,他的手部动作不断发展。这时妈妈可以在他面前放一本书,让他看一看书里的美术天地,宝宝有时似乎看得很专心,但有时会把书撕烂,这说明宝宝手部小肌肉动作发展了,他的小手已不再局限于触摸、摇晃、敲打,变得更“灵活”。这时父母就可以为他提供色彩鲜艳、易揉、易撕的纸,让孩子自由的揉、撕、抓,体验玩纸的乐趣。提供的纸除了色彩艳丽外,还要注意大小、材质、形状的不同。妈妈和宝宝一起玩纸,告诉宝宝:“这张纸是宣纸,这张是皱纹纸。”“这张纸是白色的,这张纸是红色的。”这时,有心的父母就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好像对红色最感兴趣。为他提供各种颜色的纸,选择最多的是红色纸;挑选玩具时也喜欢拿红颜色面积多的玩具;领着孩子逛公园看花时宝宝也是最喜欢靠近红色的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婴幼儿对各种颜色的爱好是有一定顺序的:红——绿和黄——蓝、紫和橙。最先偏爱的就是红色。因为孩子对颜色的感觉与偏爱,主要是凭色彩的直觉而决定。他们的眼睛对红光最敏感,其次是绿色光和黄色光,再次是蓝色光和紫色光等。我们在指导孩子感受色彩和开展美术活动时,应注意到孩子色彩感觉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两岁左右的宝宝能认识红色和绿色,3岁能辨别红、黄、蓝等几种基本颜色。但如果我们从宝宝出生就开始色彩感觉训练,把宝宝眼睛能看到的颜色的名称告诉他,发展快的孩子在两岁多就能分辨出红、黄、蓝、绿、紫、灰等色。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天疱疮喝中药会好吗

回答:天疱疮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皮肤病,通常表现为大疱和糜烂,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在治疗天疱疮时,药物治疗通常是必不可少的,而中药是否有效成了不少患者关心的问题。实际上,中药在一...

Q
大姨妈月经特别少,是为什么呢

回答:月经量特别少可能是许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功能会逐渐下降,导致激素水平变化,子宫内膜变薄,这些都会影响月经量。怀孕或哺乳期间,身体为了...

Q
登革热并发症是什么

回答: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包括高热、皮疹和出血倾向。然而,登革热并发症可能会让病情变得更加复杂和严重。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休克以及肝脾肿大等。这些并...

Q
小孩只要发烧就抽搐怎么办

回答:当小孩一发烧就抽搐,家长们常常感到非常担忧。这种情况可能与高热惊厥、癫痫发作、脑膜炎或中毒性脑病等因素有关。最重要的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便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了解...

Q
小孩发热抽搐影响智力发育吗

回答:小孩发热抽搐是否会影响智力发育,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影响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热抽搐的严重程度和背后的原因。一般来说,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抽搐并不会对小孩的智力发育产生明显影...

Q
孩子老师头晕不知道怎么回事

回答:当孩子的老师感到头晕时,可能有多种原因。头晕可能是因为非疾病因素,比如过度劳累或睡眠不足,也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因素,如耳石症、颈椎病或高血压。如果头晕症状持续不缓解或有所加重,最好...

Q
头晕怎么办?还有点恶心

回答:当你感到头晕并伴有恶心时,这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原因包括睡眠不足等生理性因素,以及耳石症、颈椎病等病理性因素。为了准确判断病因,建议尽快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

Q
补牙材料脱落汞中毒

回答:补牙材料脱落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当涉及到汞中毒的潜在风险时,更需要引起重视。补牙材料脱落可能是由于充填体固位不良、调牙合垫过高、继发龋、充填材料悬突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