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不宜忽视的新生儿特点

发布于 2024-05-22 10:08

不宜忽视的新生儿的6个特点:

(1)外观:新生儿皮肤呈粉红色,生后2~3d变成黄色,1周左右黄色即可消失(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皮肤表面有一层薄白色胎脂。足月儿胎毛不多,仅在额面、骶尾部可见,两星期内会自然脱落(胎毛多表示未成熟)。由于新生儿的皮肤细嫩,毛细血管丰富,防御能力差,容易损伤或细菌感染,发生脓疱疮、疖子等。新生儿头颅较大,约占身长1/4。开始的两个星期里,头部可能由于分娩时受到的压力而变形。头顶囟门尚未闭合,这种情况可持续18个月左右。

(2)呼吸:新生儿呼吸较快,每分钟可达40次,有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现象,这是呼吸中枢发育不健全的原因,属于正常现象。但若发现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或青紫,就应尽快就医。

(3)体温:正常新生儿体温应在36~37℃。但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完善,体温不易稳定。又因其皮下脂肪较薄,保暖能力就较差。新生儿的散热能力也较弱,新生儿室内温度调节很重要。应保持在24~26℃,湿度应为50%~60%。同时,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生殖器及乳房:无论男女,新生儿的生殖器都是肿胀的。女婴有时有阴道流血性分泌物,1~2d可消失。男婴的睾丸常常缩在腹股沟里,以后会下降。新生儿出生后,也许会出现乳房肿胀,甚至还会有一点乳汁,无论男女,这都是正常的,2d内肿胀会消失。

(5)体重:正常新生儿出生体重平均为3000g。但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内,会出现体重下降,可下降出生时体重的3%~9%,约200g左右,随后体重逐渐回升,大约在第10d左右又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这是由于新生儿吸吮能力不够,运动和体温的维持消耗一定热量。另外,皮肤也开始排泄水分,呼吸和大小便也丢失大量水分,所以体重减轻。如生后两周仍未恢复到出生体重,或出生2周后每日增重不足25g,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6)消化及排泄:新生儿胃容量小,最初只能容不足30ml的流食,两周后可逐渐增到50ml左右,且其胃的位置呈水平位,故常见新生儿哺乳后溢乳或吐奶。新生儿出生后1Oh内排出粪便,呈深绿色或黑色黏稠糊状,称为“胎粪“,它是胎儿在富内吞入羊水中胎毛、胎脂、角化上皮和肠道分泌液、胆汁等的混合物。以后随着哺乳,转为过渡性粪便,逐渐变为黄色,胎粪约于3—4d内排尽。若出生后24h尚不见胎粪排出,应检查婴儿肛门、腹部,有无肛门闭锁或其他异常。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可排尿,若出生后24h仍无排尿,应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中枢神经损伤怎么治疗

回答:中枢神经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核心目标是修复神经功能、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中枢神经...

Q
白带异常属于什么症状

回答:白带异常可能提示女性生殖系统存在问题,严重情况需尽早就医。 白带是女性健康的晴雨表,正常情况下呈现透明、黏稠或蛋清状,在不同生理周期内会有些许变化,比如排卵期时量会稍多。如果白带出...

Q
儿童流感发烧几天能退烧

回答:儿童流感引起的发烧通常在3到5天内会自行退热,个体差异和免疫状态会影响这一过程。为了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1.原因分析:儿童流感是流感病毒感染导致的。在感染过程中...

Q
肌炎和纤维肌痛一样吗

回答:肌炎和纤维肌痛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肌炎是一种肌肉的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肌肉无力、压痛以及肌酶水平异常;纤维肌痛则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以全身广泛性肌...

Q
输尿管支架后尿道刺痛正常吗

回答:输尿管支架置入术后出现尿道刺痛情况是不正常的,但可能与机械刺激或感染等相关。置入支架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感到轻微不适,但若刺痛持续或伴随其他不良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原因,避...

Q
输尿管肿瘤常见吗

回答:输尿管肿瘤并不常见,其发病率较低,但因可能无明显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输尿管肿瘤的发生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及环境暴露等多种因素相关,并伴随血尿、腰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

Q
佝偻病的孩子怎么治疗好呢

回答:佝偻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发育疾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导致骨骼钙化不足。治疗佝偻病的关键在于 及时补充营养、矫正骨骼异常以及合理运动,通过综合干预帮助孩子恢...

Q
补牙材料会有假吗

回答:补牙材料通常不会有假。这些材料主要用于修补牙齿的缺损,常见的有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等。如果在补牙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尽快就医,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1、复合树脂:这种材料是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