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的一些基本操作方法

发布于 2012-03-15 10:36

  火罐一拔病体舒畅

  “拔火罐”是民间对拔罐疗法的俗称,又称“拔管子”或“吸筒”。它是借助热力排除罐中空气,利用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现象的一种治病方法。这种疗法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淤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具有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所以,许多疾病都可以采用拔罐疗法进行治疗。比如:人到中年,筋骨疼常见,按中医的解释多属风湿入骨。拔火罐时罐口捂在患处,可以慢慢吸出病灶处的湿气,同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止痛、恢复机能的目的,从而治疗风湿“痹痛”筋骨酸楚等不适。

  由于拔火罐能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消肿止痛,所以对腰背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刁老师还介绍,火罐还可以用在人体穴位上,治疗头痛、眩晕、眼肿、咳嗽、气喘、腹痛等毛病,可以多只火罐同时施行。

  在家操作要讲方法

  专家提醒:既然是一种专业的治疗手段,拔火罐当然并不简单,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自行在家拔火罐,容易造成危险,生活中并不乏拔火罐时出现意外的事件。如果乱施穴道,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首先要注意选材,中医多用竹筒,如找不到,玻璃瓶、陶瓷杯都可以,只是口一定要厚而光滑,以免火罐口太薄伤及皮肉,底部最好宽大呈半圆形。

  在拔火罐前,应该先将罐洗净擦干,再让病人舒适地躺好或坐好,露出要拔罐的部位,然后点火入罐。点火时一般用一只手持罐,另一只手拿已点着火的探子,操作要迅速,将着火的探子在罐中晃上几晃后撤出,将罐迅速放在要治疗的部位;火还在燃烧时就要将罐口捂紧在患处,不能等火熄,否则太松,不利于吸出湿气,要有罐口紧紧吸在身上的感觉才好。注意不要把罐口边缘烧热以防烫伤。

  一般拔15—20分钟就可将罐取下,取时不要强行扯罐,不要硬拉和转动,动作要领是一手将罐向一面倾斜,另一手按压皮肤,使空气经缝隙进入罐内,罐子自然就会与皮肤脱开。

  还可以采用走罐法。走罐是指在罐子捂上以后,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罐子,微微上提,推拉罐体在患者的皮肤上移动。可以向一个方向移动,也可以来回移动。这样就治疗了数个部位。走罐时应注意在欲走罐的部位或罐子口涂抹一些润滑剂,如甘油、石蜡油、刮痧油等,以防止走罐时拉伤皮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头痛有哪些伴随症状

回答: 头痛的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眩晕等。头痛可能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部钝痛、搏动性疼痛或压迫感。 偏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畏...

Q
扁桃体肥大怎么回事 四种情况易导致扁桃体肥大

回答: 扁桃体肥大可能与遗传因素、反复感染、过敏反应、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扁桃体肥大常见于儿童,遗传因素可能导致扁桃体组织增生。反复发生的上呼吸道感染会刺激扁桃体持续充血肿胀,长期可...

Q
女性阴唇长痘怎么回事

回答: 女性阴唇长痘可能与毛囊炎、前庭大腺囊肿、外阴湿疹等因素有关。 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的小丘疹,可能伴随脓头形成。前庭大腺囊肿因腺管阻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初期为...

Q
卵巢癌可以吃香瓜吗

回答: 卵巢癌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香瓜,但需结合治疗阶段及胃肠功能调整食用量。 香瓜富含维生素C、钾及水分,有助于补充电解质和抗氧化,对术后恢复或化疗期间维持营养有益。其低脂特性适合多数患...

Q
子宫肌瘤VI型是几级

回答: 子宫肌瘤VI型通常属于子宫肌瘤分类中的第六级。 子宫肌瘤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的分型标准,VI型指肌瘤完全位于子宫肌层内,未突破浆膜层或黏膜层。这类肌瘤生长位置较深,可能引起月经量增...

Q
唾液黄浑浊是什么原因

回答: 唾液黄浑浊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肝胆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关。 口腔卫生不良时,食物残渣和细菌在口腔内堆积,形成牙菌斑或牙结石,可能导致唾液颜色和质地改变。肝胆疾病如肝炎或胆管阻...

Q
乳腺癌转移到骨头还能活多久

回答: 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1-5年,具体时间与转移范围、治疗反应及个体差异有关。 乳腺癌骨转移属于疾病晚期阶段,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骨转移常见于脊柱...

Q
下面瘙痒没有分泌物怎么回事

回答: 下面瘙痒没有分泌物可能与外阴皮肤过敏、糖尿病、神经性皮炎等因素有关。 外阴皮肤过敏通常由接触化纤内裤、劣质卫生巾或外阴清洁产品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热感,但无异常分泌物。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