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吃止泻药须对症下药
发布于 2014-09-24 13:46
发布于 2014-09-24 13:46
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而用于止泻的药物种类也是多样的,常见的有肠蠕动抑制剂、收敛止泻剂、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等,可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所以腹泻时不要乱吃止泻药,以防掩盖病情引发严重后果。
小编推荐:
疾病养生之5个习惯致癌症 鼻子过敏别乱用药 对症治疗才最好
治疗腹泻,最重要的是对症下药。腹泻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非感染性腹泻常见于受凉、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及甲亢、糖尿病、尿毒症等全身性疾病。感染性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借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对人体有益。如果盲目止泻,对病情反而不利。原则上讲,止泻药只适用于非感染性腹泻,而感染性腹泻一般不用,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状(如高烧)较明显、脓血便较多时,应视为止泻剂的绝对禁忌;到了恢复期,病情明显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也可短时服用止泻剂。
其次,要注意病因不同,用药有别。如果是肠蠕动增快所致,比如:甲亢、糖尿病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以延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利于水分吸收而止泻。如果是由肠黏膜分泌增加引起的腹泻,可以选择收敛剂和吸附剂,通过抑制肠黏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起到止泻作用。如果是由于黏膜炎症和溃疡导致渗出增加引起的腹泻,可以选择黏膜保护剂,以保护黏膜,清除细菌、病毒和毒素。因肠道内菌群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应该首选微生态制剂,通过补充肠道益生菌,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起到调整胃肠道功能和止泻的功效。
第三,止泻只是一种对症治疗,病因治疗才是根本。因此,止泻补液的同时,切勿忽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如果是消化不良所致,应从调理饮食入手;如果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可选择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及镇静剂等。
更多内容请关注飞华健康网养生频道http://ys.fh21.com.cn/
上火喉咙发炎怎么办 5妙招赶走失眠多梦 养生堂 养生食谱 养生视频
猜你喜欢:
止泻剂服用过量,可能引起腹胀、便秘和假性肠梗阻。感染性腹泻服用止泻剂,可掩盖病情,影响医生诊断。菌痢病人服用止泻剂常影响肠道对细菌和毒素的排泄,使毒血症状加重,病程延长。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期用止泻剂,可诱发中毒性巨结肠及肠穿孔。此外,复方苯乙哌啶、可卡因等含有麻醉成分,长期服用可以成瘾,故须慎用。
上一篇 : 口腔溃疡宜喝生地青梅饮
下一篇 : 午睡后头痛头晕 多是因为“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