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食补才是最好的
发布于 2014-07-09 11:13
发布于 2014-07-09 11:13
冬令进补的食物应该恪守三种功能:
一要有保温功能,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二要有御寒功能,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
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边根带皮的蔬菜。专家认为,这类蔬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三要有防燥功能,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十分必要。维生素B2多存于动物的肝、蛋、乳中;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要有医生的指导
中医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说。人与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在冬季身体内的阴气开始消退,阳气开始生长。此时,如果适量进行滋补,可蓄养精、神、气、血。
阳气的潜藏有利于机体修复春夏耗散升发的阳气,储备能量以维持来年春夏生理机能对阳气的需求,保障人体的正常运转。
以往冬季进补以年老体衰者为多,近年来,因亚健康状况前来调补的中年人越来越多。那么,进补是不是适宜所有人呢?
专家认为,进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哪些人要补,补什么都应慎重。盲目一味进补,对人体健康有害无益。
比如,阴虚火旺的体质服用鹿茸、人参,则是火上浇油,造成口齿出血、目赤头胀等;脾肾阳虚体质,服用熟地、阿胶、当归,则会使畏寒、腹胀等症状加剧。
进补要“三补合一”
冬季进补,不是单纯的药补,还包含有心态调补和食物调补。
中医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气血功能起到良好的影响,反之都会伤神。冬季气候阴冷,又跨年关,人的情绪易因工作、生活不顺变得消极,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心态调补首先在于自我解压,摆脱悲、愁、愤、怒的情绪,远离烦恼。另外,充分的睡眠在冬季十分重要,睡眠充足能养心神、补精气;睡眠不足轻则精神萎靡不振,重则头昏、头痛,难以抵抗疾病的侵袭。
冬季食补,宜选用较清淡温和且能扶助正气、补益元气的食物。不同体质的人选择食补的食品亦不同。
偏于脾胃气虚的人,常有腹胀、气短、食欲不振、头昏、面色无华、四肢无力等症状。这些人可多食一些健脾益气的食物:如山药、鸡蛋、鹌鹑蛋、鸡肉、牛肉、羊肉、瘦猪肉、鲜鱼、花生、核桃、芝麻、大枣、蜂乳、牛奶。
偏于气阴不足的人,常有口干、喜饮,手、足、心口发热,盗汗,咽喉燥痛,肢软无力等症状,可多食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这些食物有胡萝卜、豆芽、豆腐、莲藕、百合、银耳、蘑菇、鸭蛋、兔肉、牛蛙肉、龟肉、甲鱼等。
对于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者可选用枸杞、黄精、山药、炖牛肉、羊肉、狗肉汤温补脾肾。
详情可登录养生指南专题。
健康人的食补则应注意均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矿物质、低脂肪的食物为佳。还应多喝热汤,以滋补脏腑、增进食欲、祛寒、保暖。
上一篇 : 冬季运动养生要分年龄
下一篇 : 冬季食补的方法以温热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