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居家环境对冠心病患者最有利
发布于 2014-11-21 15:35
发布于 2014-11-21 15:35
冠心病患者由于治疗和休养的需要,在家中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因此家居环境也关乎着患者的恢复情况。一个安静、舒适、整的居住环境更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康复。
室内要安静
安静、噪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安静的环境能使人感到舒适,并可得到休息,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噪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人是个不良的刺激,令人烦心,长时间的噪声环境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应当避免一切可以避免的噪声。日常我们面对面说话的响度为30分贝左右,属正常范围,居室内噪声白天不得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70分贝,则会对人的听觉器官及心血管、消化、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导致心动过速、血管痉挛、血压升高,成为导致冠心病发作的原因之一。
卧室不妨电视机
对冠心病患者来说,室内最好不要放置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容易产生噪声的装置。如因条件所限,必须放置时,请记住噪声要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白天不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这样会使人感到舒适,心情愉快,有利于康复。
有较好的采光和通风设施
保证空气流通和清新,门窗不要关闭得严严实实,以保持空气流通、新鲜。因为新鲜和清洁的空气可以使人头脑清楚,精神爽快、轻松,利于肺部呼吸和气体交换,保证心脏充足的供氧。空气中有充足的氧气对于冠心病患者尤其重要。居室内不能放置蜂窝煤炉(即使有通风管也不妥)。居室距厨房要有一定距离,并在厨房安装抽吸油烟的设备,尽量不使油烟污染居室。有冠心病患者的家庭,室内要严禁吸烟。
室内应有合适的温度与湿度
一般以室温20℃及60%的湿度为宜。室温过高,可致机体代谢旺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室温过低,也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供血减少。这些异常因素均可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此外,室内的湿度对冠心病患者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湿度过高时,患者会感到胸闷、气短;反之,干燥的空气也可使人口燥、喉干、心烦不宁。
居室内最好不要养花养草
有花草要放在居室外或阳台上,避免花草来和人争氧气。住高楼的患者没有电梯者最好搬居低楼层或平房,以免因上楼过度用力诱发冠心病的发作。厕所最好是坐便式,坐起方便省力,特别是大便秘结患者,每次排便需要时间较长,长时间蹲着因费力太大,老年患者难以承受,有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危险。
上一篇 : 脚痛风用针灸治靠谱吗?
下一篇 : 冠心病患者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