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
发布于 2014-11-21 15:32
发布于 2014-11-21 15:32
冠心病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病”,与饮食不当有密切关系,所以冠心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安排和选择,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都很关键,那么冠心病患者应如何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呢?
早餐:最好无盐
高血压、冠心病和盐摄入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临床数据表明,相当比例的冠心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压又会促进冠心病的发展,而盐摄入量过多,能直接增加心脏的负担,对心脏血流供应本来就已经不足的冠心病患者极为不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高血压。因此,限制盐摄入,控制高血压,对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三餐中,早餐是最容易做到“无盐饮食”的。午饭和晚饭,人们都会吃得比较讲究,而且炒菜时肯定要加盐,区别只在于量的多少,所以较难控制。但早餐时,喝碗粥、吃个馒头就是一餐,所以早餐最容易做到无盐。如果喜欢早餐有点味道,可以用醋拌一些凉菜,既清爽又开胃,或者喝粥时适量加些蜂蜜调味。
午餐:吃木须肉
人是杂食动物,荤菜一吃,动物蛋白就有了,高级蛋白也有了;素菜一吃,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也有了。“食用菌类有很多保健作用,一、降低血脂、血黏度;二、提高免疫力、抗癌;三、抗氧化,延缓衰老。”研究证实,香菇可降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对高血压、糖尿病有良好的疗效。现代营养学家盛赞黑木耳为“素中之荤”,是因为它具有荤菜所含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维生素、脂肪、多种微量元素、磷脂、甾醇等物质。张福春指出,研究发现,黑木耳有抗血小板、抗凝的作用,长期食用可能具有类阿司匹林的效果。
晚餐:喝杯红酒
红酒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已经在多项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红酒护心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乙醇和多酚类化合物,后者如酚酸、黄酮醇、白藜芦醇、单聚儿茶酚等,它们都是“护心功臣”。乙醇和多酚类化合物能通过促进一氧化氮产生,维持血管健康。一氧化氮可以调节血管张力,抑制炎症细胞黏附在血管壁上,并限制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升高“好胆固醇”,抗氧化,有助于减少粥样斑块的形成。
晚餐是喝红酒的“最佳时间”。一方面,没有了白天的忙碌,人们可以充分放松地陶醉在品酒的乐趣中,一杯酒下肚后,微醺的状态也不会影响工作和思考。另一方面,睡前四五个小时喝杯红酒,可缓解紧张、抗疲劳、有助睡眠,量不宜多,100—150毫升足矣。喝红酒的时候要慢慢品,喝之前先吃点食物、蔬菜垫垫肚子。有的人可能喝酒会不舒服,那可以喝绿茶,茶也有抗氧化、调血脂的作用。
零食:首选坚果
坚果,如花生、核桃、腰果、松子、瓜子、杏仁、开心果等,都含有精氨酸,后者为合成保护血管因子所必需,曾被归为脂肪类食物。不过坚果含有的油脂虽多,却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如杏仁所含的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占66.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5.6%,而“坏家伙”饱和脂肪酸只占7.9%。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它有结合并清除胆固醇、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的功效,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有一定效果。冠心病患者适量喝些葡萄汁,其内富含花青素,抗氧化能力非常强。
少食多餐:每餐六七分饱
有研究证实,一顿饭吃30分钟左右,充分咀嚼能促进胃液分泌,同时将食物磨得极细,有助于食物消化吸收,直接减轻胃肠负担。多花些时间咀嚼食物,食欲中枢才能发出正确指令,使人产生饱腹感,避免发胖。而且细嚼慢咽对降低餐后血糖有益。坚持慢餐,血糖、胆固醇、血压都会相应降低。
上一篇 : 什么样的居家环境对冠心病患者最有利
下一篇 : 都有哪些原因导致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