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散手的练习要领是啥?

发布于 2015-01-26 16:00

  说到太极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如果说到太极散手,可能很多业余人士就迷糊了。太极散手是太极的其中一个体系,也是很多运动养生人群选择的重点项目。下面,养生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太极散手。

  放松

  放松是发劲的手段,不是目的。在太极拳文练体系的慢拳中,主要练形、意、气,不练劲法和发劲。其劲意仅仅是摆个样子,在意念上表示一下,并无实际劲力。这样不可能练出内劲,也不可能发出真正的内劲。一个人有无内劲,内劲的水平如何,是可以通过他发劲的方法、表现的形式看出来的。首先是“对不对”,其次是“好不好”。例如,许多人知道太极拳有一种“挒劲”,可是挒劲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并不知道。普及性的慢拳习练者一般都不会发,发出来也往往不对。这是由于没有人教,而即使有人教也是极不容易掌握的。因为这种劲只宜青年人学,中老年人如果没有长期练武功的基础,不仅学不会,还容易扭伤。即使是长期练武的人,到了老年也往往不敢轻易发挒劲,毕竟骨骼、肌肉、内脏的承受能力不同于年轻时期了。

  太极散手的发劲

  练慢拳的朋友常常在推手时抱怨别人“顶”或“用力”,不仅因为本身功力不济,更主要的是不明白势与劲力的关系及其应用。当年沈家祯仅学了慢拳与人较技而不能赢,遂请杨澄甫到府上单独传习势法与劲法,才悟出其中奥妙。不讲势的速度质量,不练劲法,想当然地要去化解别人,化不掉而怪别人用力,那是没有根据的。鼓吹“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软”,完全是欺人之谈。

  要夺势,须知阴阳

  阴阳不仅是理,也是法,是太极散手及推手的根本大法。阴阳在太极拳法中主要表现为开合。拳谱中说:“太极拳法势出以开合为本。”放手为开,沉手为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所谓“阴阳合能打人”。不知拳法之阴阳开合,难得太极真艺。势起当以身为先,随之手足齐到,号称“七星”打人,谓之势。即以身法打人,不独以手法为强梁。以身欺人,过步夺势,直逼其根节,打人毫不费力。这是太极散手真传奥妙之所在。有志于太极散手者不可不知。太极拳之所以属内功型近身短打拳,便源之于此。

  太极散手讲出手见红

  太极散手无“格挡招架”之说,而讲“不招不架,只是一下”,讲“出手见红”。无论对方是何拳种,出何拳势,多以掤势迎之。这是因为太极拳技法的根本特点是沾黏连随。掤势是“沾”的功夫。沾住不丢便是黏。能黏得住便能随;能随能化便能发。掤不是格挡,不是招架。格与架是硬挡硬拦。太极拳法中没有硬挡硬拦的动作。太极拳是以剑法为拳法,讲的是避实击虚,以巧取胜。硬挡硬拦不仅不易沾黏住对方,反而容易让对方逃脱,失去战机。

  掤势

  掤势在散手中可以充分表现太极拳后发先至的特点。他是在对方拳头接近或己接触自己的一瞬间,并不退让,而是迅速转腰进身,迎对方中节,同时发劲,打其根节。吴式太极散手掤势有“转腰进身肩肘手”的口诀,就是指这个动作,俗称:“着肉分枪”。在吴公仪与陈克夫比武拳照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个动作。当然,太极散手中的掤接与杂技演员练顶坛子一样都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练习不可。尤其是“着肉分枪”,初练时没有不挨打的。故太极拳武练体系中,除了一般的内功、拳法,还要练排打功;为增强四肢功力,也要练掌功、臂功等。否则吴公仪一掌下去,陈克夫的手臂不会被打麻而改用脚踢的。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5岁孩子一直口臭,是怎么回事

回答:5岁孩子持续口臭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既有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口腔卫生问题、饮食不当以及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等。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加强...

Q
桑椹颗粒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吗

回答:桑椹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消渴灵颗粒,通常被称为桑椹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成分包括山茱萸、黄芪和天花粉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功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

Q
自闭症孩子认知家人

回答:自闭症的孩子在认知方面常常面临挑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家人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为了帮助孩子改善这种情况,家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支持他们的认知发展。比如,陪伴孩子、增加人际交往...

Q
糖尿病神经痛靶点治疗的效果

回答:糖尿病神经痛的靶点治疗效果确实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精准作用于疼痛的根源,通过药物、营养神经和中医等手段,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是关键 ...

Q
2型糖尿病可多吃肉吗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肉,但要控制好量和种类。肉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益,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营养平衡。不过,过多摄入肉类,尤其是高脂肪的肉类,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一...

Q
小孩发热抽搐睡着了没事吧

回答:小孩发热后出现抽搐并进入睡眠状态,许多家长会感到担忧。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高热惊厥引起的,这在6个月到5岁的小孩中比较常见。不过,也可能是其他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癫痫、脑膜炎或...

Q
夜里看手机患白内障

回答:夜间频繁使用手机可能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这与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眼部炎症和糖尿病,也可能影响眼睛健康。为了保护眼睛,建议及时就医,找出具体原因并...

Q
小孩发热抽搐有没有后遗症

回答:小孩发热抽搐,通常称为高热抽搐,可能会引发一些后遗症,比如癫痫、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等。这种情况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因此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高热抽搐不仅仅是简单的发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