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胃有什么主要症状?反胃要如何治疗
发布于 2021-12-07 13:37
发布于 2021-12-07 13:37
反胃有什么主要症状?
恶心想吐要以脘肚胀,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主导症的这种病症。多见于中西医的溃疡病高并发贲门部筋挛、贲门彻底或不彻底梗塞。恶心想吐的确诊关键点临床医学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食材为没经消化吸收的宿食等病症为特点。
本病通常多见缓起,先有胃脘痛,吐酸,噪杂,食欲不佳,食后脘腹痞胀等病症。 振摇腹腔,可听见漉漉的水的声音。化学纤维做胃镜或X线肠胃钡餐造影检查,常用贲门浮肿、狭小或梗塞等。
本证应与恶心呕吐、噎膈作辨别。对老年人病人,要需注意是不是有癌瘤等病的存有。 恶心想吐的辩证剖析本证发病原因取决于酒食不节,情志失衡,劳倦等。病发关键原理有脾胃虚弱,胃中积热,痰浊阻胃,淤血积结。医治分別以温中、泄热、涤痰、祛淤、降逆和胃等法。
恶心想吐的中医辨证论治
脾胃虚弱型
【证见】 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来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大大便糖稀少,神疲倦力,手脚不温,脸色青白。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中药方剂】
1.主方丁蔻理中汤(陈师文等《太平镇民生和剂局方》)药方:高丽参30克,干姜30克,黄芩13克,白蔻仁12克,法半夏16克,白蔻6克(之后),神曲12克,吴茱萸9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
2.中药方剂丁蔻附桂理中丸,每一次l丸,每天2次。
胃中积热型
【证见】 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来宿食不化及浑浊酸臭之稠液,严重便秘尿黄,闹心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泄热,和胃降浊。
【中药方剂】
1.主方竹茹汤(许叔微《本领方》)加减药方:栀子、竹茹、法半夏各13克,枇杷叶16克,茯苓6克,黄连12克,黄芩13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若大便不通畅者,增加黄、枳实各13克。
2.单方面验方解痉方(田风鸣等《我国奇方全书》)药方:赤芍40克,夏枯草、姜片各12克。水煎服。主治贲门筋挛。
痰浊阻胃型
【证见】 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部必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来宿食不化,并有或稠或稀之痰涎水饮,或吐白沫,晕眩,心下悸。舌苔白滑,脉弦滑,或舌红苔黄浊,脉滑数。
【治法】 涤痰化浊,和胃降逆。
【中药方剂】
1.主方导痰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药方:法半夏16克,胆南星13克,枳实12克,茯苓6克,茯苓13克,藿香12克,紫苏梗13克,白蔻6克(之后),夏枯草6克。水煎服。
2.中药方剂香砂六君丸,每一次9克,每天3次。
3.单方面验方代赭石汤(云南中医学院验方)药方:代赭石、牛膝各12克,共研末。每一次服用2克,每天3次。
淤血积结型
【证见】 脘胀饱涨,食后尤甚,上腹部必有积块,质硬,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来宿食不化,或吐黄沫,或吐深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胀满刺疼拒按。舌色暗红或兼具瘀点,脉沉涩。
【治法】 活血化瘀祛淤,和胃降浊。
【中药方剂】
1.主方膈下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药方:川芎13克,羌活9克,赤芍13克,桃仁12克,红花9克,五灵脂12克,延胡索13克,香附12克,枳壳13克,乌药12克,竹茹12克,法半夏13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若吐血便血者,能加降香13克、三七粉末6克(服用)。
2.单方面验方加味失笑散(陈锦荣等《广东岭南万病验祖传秘方选萃》)药方:蒲黄5克,五灵脂9克,赤芍13克,山楂果肉16克。水煎服。
恶心想吐的别的治疗法
2.防止调护特别注意调整饮食搭配,戒烟戒酒酒刺激性之品,维持心情愉快。
1.针灸疗法取脾俞穴、胃俞、中脘穴、章门、关元穴、足三里穴等穴,扎针能用平抹平泻法,能加灸。
上一篇 : 尿酸高好了能喝酒吗?尿酸高好了能吃荤吗
下一篇 : 糖尿病有什么症状?糖尿病的病因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