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怎么调理比较合适
发布于 2019-08-23 10:17
发布于 2019-08-23 10:17
许多人经常遭受上腹部疼痛,特别是在不适当的饮食后。他们会说他们“胃寒”。这句话不准确。其实,“胃寒”也可以分为寒热、虚实,这是不能概括的。
感冒过多的症状,即感冒,侵入胃。这是一种由寒冷或暴食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冷、寒痛、上腹部胀满甚至剧烈疼痛、寒气加重、体温减轻。以急性发作、病程短、病情严重为特征。治疗主要是减轻感冒和疼痛。可采用厚朴温中汤。
虚寒证是由脾胃阳虚、消化功能下降引起的脾胃虚寒证。人们口腔中的“胃寒”大多属于这一类型,主要症状是腹寒疼痛,如温热,如按压,呕吐过多清水,口渴不足,饮食不香,进食后腹胀,四肢发冷,大便稀,进食感冒症状加重。其特点是病程长,病程相对缓慢,治疗主要是温寒,可用于扶正利中丸。
脾胃气虚证是由脾胃功能减弱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部隐痛、饮食不适、餐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大便松弛、乏力。这种病轻于脾胃虚寒证。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可采用四君子汤。
实寒证和虚寒证可以相互转化和影响。此外,胃部不适也可能与潮湿、积聚、食物、热量、淤泥等有关。由于它具有很强的中医特色,这里没有详细的讨论。
脾胃病“三治七养”,无论胃寒的类型是什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生活规律、饮食规律和定量、常吃八分饱;多吃软、易消化的食物,如食糜、胃酸过多、胃酸过多等。热敷、汤水等;吃热乎乎的,避免冷硬;天气转冷时,注意增减衣服。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通常我们可以自己制作糖蜜红茶饮料,即红糖、蜂蜜、红茶适量,用水冲洗。
上一篇 : 夏季肝脏虚弱推荐养肝小妙招
下一篇 : 散步时为何最好别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