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种食物,生吃熟吃,功效不同,快看看你吃对了吗

发布于 2023-09-21 08:59

大家都听说过梨可润肺,不少人就以为不论是生吃还是熟吃都有这个功效,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有的食物生吃熟吃会有截然不同的健康功效。

1、生梨下火,熟梨润肺生梨性凉,味甘、酸,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上火的人,可以吃生梨来下火。蒸熟了的梨属性发生了变化,没有那么寒凉了,并且功效偏于润肺、止咳、化痰。阴虚燥热引起的咳嗽、咽干、痰少而黏等,都可以吃熟梨来治疗。常见的做法有蜂蜜蒸梨。将梨洗干净,切成两半,挖去核,在挖出的窝中加人少许蜂蜜,蒸锅上蒸10分钟即可食用。2、生苹果增食欲,熟苹果止泻中医认为,苹果性平,味甘、酸,具有生津止渴、促进消化的功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人吃生苹果可以增加食欲、促进消化。熟苹果具有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熟苹果中的果胶收敛作用强,这与中医敛肠止泻的理论非常吻合。腹泻的人可以每次取中等大小苹果一个,洗净,带皮切成四瓣,放入小碗中,隔水蒸8分钟即可,温热食用。肠胃不好的老人和婴幼儿特别适合用苹果进行食疗。

3、生大麦除烦,熟大麦补脾大麦有生熟之分,其食疗功效是不一样的。生大麦性微寒,味咸,无毒,有消渴除热、生津利水的功效。用生大麦煎水或泡茶饮用,可有效除烦热、生津液,非常适宜热性体质者以及有烦热、口渴、小便不利等上火症状者。同样是大麦,经过焙炒后,其性质就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偏寒凉,而是偏温,其功效也大不相同。炒熟的大麦具有温中散寒、补益脾胃的功效,非常适宜脾胃虚弱、胃寒疼痛、腹胀腹泻的人。取炒熟的大麦6~9克,泡茶饮用即可。

4、生萝ト清热,熟萝卜下气中医认为,生萝ト(特指白萝ト)性凉,味辛、甘,有生津止渴、清热排毒等多种功效。体内肺火炽盛,表现为口舌干燥、鼻孔发热、便秘尿少者,可以吃生萝卜来清热。可将生萝ト洗净削皮后,切成细丝,凉拌食用,也可将生萝卜切小块,榨汁饮用,效果都很不错。萝卜烹饪熟之后,改变了原来的凉性,其食疗功效也有了变化,可以下气消食、化痰消导。无论是脾胃虚弱引起的虚性腹胀,还是暴饮暴食引起的食积腹胀,或者是受寒引起的寒性腹胀,都可以吃熟萝卜来下气宽中,缓解腹胀不适。可以熬制一些萝卜汤或者萝卜疙瘩汤服食,一般吃完十来分钟即可起效。需要注意的是,白萝卜最好不要与人参之类补气的食物同吃,以免降低补气效果。

5、生莲藕凉血,熟莲藕养胃生莲藕性凉,味甘,具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血热所致的牙眼出血、鼻出血、痔疮出血等,都可以吃生莲藕来凉血。取生莲藕一节,切块、榨汁,对入等量凉白开饮服。熟莲藕性温,具有健脾养胃、益气散寒的功效。脾胃不好的老人,可以经常吃些熟莲藕,可将莲藕焯熟凉拌食用,或者炒食。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吃莲藕后需要相应减少主食的量。这就是几种常见食物生吃熟吃的区别,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选择。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6岁儿童佝偻病能治好吗

回答:6岁儿童患佝偻病能治好吗?这通常取决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和磷的代谢异常,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早期治疗能够有效防止骨骼畸形,帮助恢复正常的骨...

Q
整夜睡不着是什么疾病的前兆

回答:整夜睡不着可能是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失眠并非单一症状,它可能与焦虑、抑郁、神经衰弱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

Q
十三岁男孩,最近检查尿酸偏高

回答:13岁男孩尿酸偏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既可能是饮食不当、剧烈运动等非病理因素,也可能是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等病理因素。为了明确原因并进行有效治疗,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

Q
慢性支气管炎喝什么中药

回答: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选择中药时,可以考虑麻黄、石膏、杏仁、甘草和贝母等。这些中药各自具有独特的疗效,可以帮助缓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不过,使用中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

Q
老人做白内障手术,有哪些风险

回答:白内障手术是许多老年人恢复视力的一个重要选择,但它也伴随着一些风险。了解这些风险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准备和应对。常见的风险包括感染、角膜水肿、视网膜脱离以及其他潜在问题。每一种风险都...

Q
宫颈口有一坨肉粒,月经也不正常

回答:如果你发现宫颈口有一坨肉粒,并且月经不正常,这可能是由生理因素或病理因素引起的。了解具体病因非常重要,因为这将决定治疗方案。生理因素可能包括宫颈息肉或子宫内膜增生,而病理因素可能涉...

Q
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之后胃疼

回答: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后感到胃疼,这可能是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或胆囊炎的信号。面对这种情况,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根据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消化不良是常见原因之一,过量摄入油...

Q
自闭症孩子脑袋变大

回答:自闭症孩子脑袋变大的现象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自闭症本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头部外伤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家长需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