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抑郁,除了药物,也可用这3种自然疗法,健康又有效

发布于 2023-09-21 13:38

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曾记载:“盖因情志不舒则生郁,语言不投则生嗔,谋虑过度则自竭。”可见,抑郁症在古代属于一种“精英病”,而到了现代,抑郁症却成为困扰很多女性朋友的一大问题。虽然现代以药物治疗为主,但为了避免抗抑郁药产生的副作用,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采用自然疗法治疗抑郁症。

一、认知疗法认知疗法属于抑郁症心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当您感到沮丧时,可以根据下面10个方面去分析思考,会发现其实是自己在愚弄自己。1.绝对化的思想:总把一切事物看成泾渭分明,偶然的失败便认为自己是彻底的失败者。2.过于普遍化:由于某次不愉快的经历,便会认为其他事情也会同样倒霉。3.精神过滤:当看到事物的消极面时,会自动把积极因素过滤掉,认为每件事都是消极的。4.自我轻视:看到周围人的长处和成功,会对比自己的一事无成从而产生自卑心理。5.妄下结论:总设想别人瞧不起自己,却不去检验正确与否,在展望未来的时候尽是灾难。6.放大与缩小:即把自身缺点放大优点缩小,歪曲本来面目。

7.情感上的推论:当您感到内疚时,便会认为肯定是干了坏事。8.应该论:感到内疚时,认为自己应该或必须去干某件事。9.乱戴帽子:因为选择的错误而全盘否定自己。10.个人化:认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过失,总是纠结责任问题。针对上述情况,患者可以这样改变认识:这些感觉不是事实,自己能应付过来,不要以自身成就作为看待自己的根据。二、按摩疗法若在抑郁症患者服药的同时,辅助进行按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1.揉关元:关元穴位于小腹肚脐垂直向下3寸处,是古代四大养生穴位之一。将两手重叠按在关元穴上,顺逆时针各转50圈,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1次。中医认为关元位于任脉,具有促消化、纠正内分泌紊乱、抗衰老的作用。

2.按压曲泉穴:此法有助于改善抑郁症状。方法:屈曲右膝关节,将拇指置于膝内侧皱褶处,穴位正好在膝关节下方。每次按压1分钟,每日2~3次,然后重复左腿。三、运动疗法1.跑步:跑步时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是天然的止痛剂,会让人产生欣快感,对减轻心理压力具有独特作用。选择跑步时间在傍晚为宜,速度每分钟120步,每周3次及以上,每次持续15分钟。2.跳绳:由于跳绳过程中头部位置在上下快速移动,可有效加强前庭功能,并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速度为每分钟30~60次,隔天一次,每次持续10分钟。3.健身舞:在动感的音乐中能使躯体得到尽情舒展,加强注意力。每周3次,每次持续20分钟。

4.散步:散步能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摄氧效果。建议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可逐渐加大距离。5.太极拳及其他活动,如传球活动、排球运动、体育游戏等):建议每周至少参加一次,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能够调动患者运动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对于调节情绪有极大帮助。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5岁孩子一直口臭,是怎么回事

回答:5岁孩子持续口臭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既有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口腔卫生问题、饮食不当以及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等。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孩子的饮食习惯、加强...

Q
桑椹颗粒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吗

回答:桑椹颗粒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消渴灵颗粒,通常被称为桑椹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其成分包括山茱萸、黄芪和天花粉等。这些中药材具有滋阴补肾、益气生津的功效,并能在一定程度上...

Q
自闭症孩子认知家人

回答:自闭症的孩子在认知方面常常面临挑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与家人和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为了帮助孩子改善这种情况,家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支持他们的认知发展。比如,陪伴孩子、增加人际交往...

Q
糖尿病神经痛靶点治疗的效果

回答:糖尿病神经痛的靶点治疗效果确实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这种治疗方式可以精准作用于疼痛的根源,通过药物、营养神经和中医等手段,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药物治疗是关键 ...

Q
2型糖尿病可多吃肉吗

回答: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吃肉,但要控制好量和种类。肉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益,适量摄入有助于维持营养平衡。不过,过多摄入肉类,尤其是高脂肪的肉类,可能导致体重增加,进一...

Q
小孩发热抽搐睡着了没事吧

回答:小孩发热后出现抽搐并进入睡眠状态,许多家长会感到担忧。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高热惊厥引起的,这在6个月到5岁的小孩中比较常见。不过,也可能是其他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比如癫痫、脑膜炎或...

Q
夜里看手机患白内障

回答:夜间频繁使用手机可能增加患白内障的风险,这与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眼部炎症和糖尿病,也可能影响眼睛健康。为了保护眼睛,建议及时就医,找出具体原因并...

Q
小孩发热抽搐有没有后遗症

回答:小孩发热抽搐,通常称为高热抽搐,可能会引发一些后遗症,比如癫痫、颅脑损伤、吸入性肺炎等。这种情况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忧,因此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非常重要。高热抽搐不仅仅是简单的发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