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归来,胸闷难耐?当心是“隐形溺水”在悄悄作祟

发布于 2024-07-31 13:25

在炎炎夏日,带着孩子去游泳池享受清凉是许多家庭的首选。泳池成为孩子们释放活力的天堂,但在这片欢乐的背后,也潜藏着一丝隐匿的风险——隐匿性溺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常常被忽视的危险,以及如何在享受水中乐趣的同时,保障家人的安全。

隐匿性溺水:水下的沉默杀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高巍提醒我们,隐匿性溺水是指在游泳或水上活动后,由于呛水或吞水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受阻,出现的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离开水面后立即显现,也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逐渐出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文淼进一步解释道,如果不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隐匿性溺水可能会对心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这就是所谓的“二次溺亡”。

不可忽视的警告信号

高巍医生强调,隐匿性溺水患者的症状可能并不显著,如干咳不是很强烈,且通常不伴有发热。然而,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就应立即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即使是溺水者在被救上岸后恢复了自主呼吸,也务必送医进一步检查,确保安全。

预防胜于治疗:溺水预防知识

溺水已成为我国017岁青少年儿童伤害致死的主要原因。武汉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芙蓉指出,溺水是可以预防的,关键在于有效的看护。家长应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避免因接电话或其他事务而疏忽大意。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提醒,夏季戏水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安全提示:

准备活动:下水前做一些热身运动,如跑步、做操,让身体逐渐适应水温。

适应水温:用少量冷水冲洗身体,减少进入水后的不适感。

避免危险水域:切勿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警告的水域冒险。

穿戴救生衣:进行任何水上活动时,确保穿戴救生衣,这是基本的安全保障。

紧急呼救:遇到有人溺水,应大声呼救,切勿盲目下水救援。

谨慎选择水域:避免到未知地形的水域游泳,以减少危险发生。

健康状况考虑:确保在身体状况良好时进行水上游玩,避免疲劳、饱食、饥饿、生病或饮酒后下水。

正确潜水:避免穿着限制自由的衣物潜水,了解水域情况后再行潜水。

面对溺水,如何自救?

如不慎落水,学会正确的自救方法至关重要:

1. 保持冷静:避免惊慌,保持镇定。

2. 呼吸控制:头伸出水面时深吸气,让气体灌满肺部,均匀吸气后身体放松,双手下垂,后背向上,呈龟状漂浮等待救援。

3. 调整姿势:当需要呼吸时,将双臂慢慢抬到肩部高度,同时一腿向前抬到脐部高度,另一腿尽量向上屈,头部不变,这样可以节省体力,防止身体下沉。

夏日游泳,清凉与欢乐并存,但安全意识不可忽视。通过了解隐匿性溺水的风险、掌握溺水预防知识和正确的自救方法,我们可以为家庭带来更多的欢笑和安全。让我们共同守护家人的健康与快乐,享受一个既清凉又安全的夏日时光。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措施

回答:提高老年人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优化用药方案、增强健康教育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帮助管理药物。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漏服、误服药物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1优化用药方案 老年...

Q
吃空心菜可以减肥吗

回答:吃空心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减肥,因为空心菜是一种低热量、高纤维的蔬菜,能够增加饱腹感并改善肠道健康,但仅依靠空心菜并不能彻底实现减肥目标,还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接下来详...

Q
为什么割阑尾会暴瘦

回答:割阑尾后出现暴瘦的情况可能与术后饮食改变、消化系统功能影响、创伤恢复及潜在并发症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咨询 1、术后饮食改变 割阑尾手术后,许多人需要调...

Q
肝切除后能活多久

回答:肝切除后能活多久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状态、手术成功率、术后护理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常情况下,如果手术成功且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许多人能够长期生存并维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1、肝切...

Q
神经性贪食症怎么治

回答:神经性贪食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进行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和个性化治疗计划是关键,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治疗神经性贪食症的核心方法...

Q
大动脉炎怎么得上的

回答:大动脉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其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被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需结合药物治疗、手术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管理等多种方法...

Q
耳朵里和耳后根痛是什么原因

回答:耳朵里和耳后根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神经性疾病、外伤或邻近部位炎症等。根据具体病因,可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需警惕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1、耳部感...

Q
近视眼需要一直戴眼镜吗

回答:近视眼不一定需要一直戴眼镜,具体情况取决于近视度数、用眼需求以及生活场景。正确的佩戴方法能够保护视力,而非必要时摘下眼镜也未必会直接加重近视。 1什么时候需要戴眼镜? 若近视度数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