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虼蚤咬了是什么症状
发布于 2025-05-02 13:10
发布于 2025-05-02 13:10
被虼蚤叮咬后会出现红色瘙痒丘疹、局部肿胀或水疱,可能伴随过敏反应或继发感染。
虼蚤唾液中的蛋白质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叮咬处出现直径2-10毫米的红色硬结,中央常有出血点。处理方法包括冷敷缓解瘙痒,外用炉甘石洗剂或1%氢化可的松软膏,避免抓挠防止破溃。
部分人群对虼蚤唾液过敏,表现为大面积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甚至呼吸困难。需立即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严重时注射肾上腺素。既往过敏史者应备妥应急药物。
抓破皮肤可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出现脓疱、发热等症状。已感染者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口服头孢氨苄等抗生素。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用碘伏消毒两次。
虼蚤可能携带鼠疫杆菌、巴尔通体等病原体。如出现高热、淋巴结肿痛需就医排查。环境处理需使用吡虫啉类杀虫剂,重点喷洒地毯、宠物窝等虼蚤滋生处。
眼周、关节等部位叮咬可能导致严重肿胀。眼周肿胀可用妥布霉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关节处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缓解炎症。儿童被叮咬后建议剪短指甲避免抓伤。
被虼蚤叮咬期间建议穿着棉质宽松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避免海鲜等易致敏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皮肤修复能力。环境处理需持续2-3周彻底杀灭虫卵,使用吸尘器清理死角,宠物需定期驱虫。出现持续发热、伤口化脓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上一篇 : 当前是第一篇
下一篇 : 毛绒玩具用什么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