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调料包括什么
发布于 2025-05-19 14:50
发布于 2025-05-19 14:50
副食调料是烹饪中用于提味增香的辅助食材,主要包括基础调味品、香辛料、酱料、发酵制品和复合调味料五大类。
食盐、白糖、醋构成日常调味的核心。食盐调节电解质平衡,过量可能引发高血压,建议每日摄入不超过5克;白糖提供能量,糖尿病患者需控制用量;醋能促进消化,胃酸过多者应稀释使用。替代方案可用低钠盐、代糖和果醋。
花椒、八角、桂皮等通过挥发性物质刺激味蕾。花椒含柠檬烯可缓解腹痛,但阴虚体质慎用;八角茴香脑可能引起过敏;桂皮能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使用时建议低温焙炒释放香气,过敏体质需做皮肤测试。
酱油、豆瓣酱、蚝油通过发酵产生鲜味物质。酱油含盐量高达18%,高血压患者可选低盐版本;豆瓣酱可能含黄曲霉素,应选择正规品牌;蚝油含嘌呤,痛风人群需限量。自制酱料可控制钠和添加剂含量。
豆豉、腐乳、味噌富含益生菌。豆豉异黄酮有助于女性调节激素,但发酵过程产生组胺,过敏体质注意;腐乳维生素B12含量高,适合素食者;味噌含酶类物质,60℃以上会失活,建议汤品关火后添加。
火锅底料、咖喱块、沙拉汁等预混产品方便但添加剂较多。火锅底料含牛油易致腹泻,可搭配酸奶保护肠胃;咖喱姜黄素能抗炎,但预制品含盐量高;沙拉汁可选橄榄油+柠檬汁自制,减少反式脂肪酸摄入。
合理搭配调料需考虑体质特点,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罗勒、迷迭香等草本香料替代部分食盐,糖尿病患者适合用肉桂粉调节甜味。日常储存要注意防潮避光,花椒八角等干燥香料建议冷冻保存,酱类开封后需冷藏并在一个月内用完。烹饪时香辛料应先煸炒释放香气,发酵类调料应在出锅前加入保留活性物质,复合调料使用前查看成分表避免过敏原摄入。
上一篇 : 绞肉馅用什么部位肉
下一篇 : 食材和食品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