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往往是由感染性胃肠炎引起的。
感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常见的病毒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和腺病毒等;细菌感染常见的包括沙门菌、大肠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等;寄生虫感染则主要由福氏内肠纤毛虫、贾第鞭毛虫和镰状红细胞虫等引起。
这些病原体通过食物、水源或者直接接触传播,进入人体后在胃肠道繁殖,刺激肠壁导致炎症反应,引起胃痛和腹泻。感染还会引起肠道水分吸收功能下降,导致腹泻;胃肠道存在炎症刺激,导致恶心和呕吐的感觉。
感染性胃肠炎还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使身体温度上升,引起发热。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有助于抑制病原体生长繁殖。
对于感染性胃肠炎的治疗,首先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摄入,避免脱水和营养不良。一般情况下,自限性感染性胃肠炎会在数天内自行缓解。但如果严重腹泻、呕吐、高热不退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进行病原体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治疗、补液等。
为了预防感染性胃肠炎,应遵守食品安全卫生规范,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不洁水源或污染食品,勤洗手。尤其在疫情期间,要注意加强个人卫生和社区环境卫生,尽量避免接触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