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头皮鞋”的时尚旋风,使女性脚病日趋增多。不少女性因此长了“大脚骨”,这都是追逐时尚的结果。而且往往意识不到这是一种“顽疾”,等到疼痛难忍时,往往已需“伤筋动骨”。专家提醒:“爱美也要悠着点”。医学上称此症为拇外翻,女性患者占到了80%以上。那么,拇外翻怎么治疗呢?
拇外翻,俗称大脚骨,多与遗传,穿鞋不适有关。脚形难看,穿鞋变形,还伴有拇囊炎,疼痛。常常并发脚垫、鸡眼、爪形趾,其他脚趾畸形等。姆外翻,好发于女性朋友的一种常见足部畸形,多呈对称性。它的主要表现就是:足拇趾斜向外侧,第一跖骨内翻,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增大,跖拇关节轻度半脱位;第一跖骨头在足内侧形成一骨赘,因长期受鞋帮的摩擦,局部皮肤增厚,严重时红肿发炎,即形成我们所说的拇囊炎。拇外翻严重时,第二趾可被拇趾挤向背侧,形成锤状指。
拇外翻由哪些因素引起呢?
先天因素
由于关节、神经、肌肉等所造成的。例如:扁平足、遗传及足底筋力的降低和不平衡等,使脚底机能降低,造成不稳定进而变形。
后天因素
因穿着不合脚鞋子所造成的,通常因穿鞋跟太高、过尖及过窄的鞋,使脚跟不易固定,对脚趾造成挤压摩擦及压迫,不但影响脚趾的伸展与活动,造成不适及疼痛,还会破坏了原本三个立足点的功能,而行走时全身重量落在足部前端,脚趾会因身体重量压迫逐渐变形,就会造成拇指外翻的现象。例如:时下流行的高跟鞋、巫婆鞋等都是加速拇指外翻的最大原凶。
中老年拇外翻特点及临床表现
拇外翻后会导致第一跖骨内翻,足掌前部增宽。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足部常感疲劳。由于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骨头常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形成骨赘,表面形成假性滑囊。皮肤增厚,形成胼胝体。因常受到持续性摩擦作用,会出现滑囊炎,皮肤可出现溃疡、感染。这时,疼痛较重,影响行走。拇趾外翻畸形不断加重,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及骨性关节炎。这时,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功能受限。这是中老年拇外翻的主要特点。
拇趾向外偏移,挤压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状趾。第二趾上方皮肤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溃疡。拇趾根部内侧突出,皮肤增厚、压痛。出现滑囊炎时局部肿胀、发红,压痛明显。因足的负重点改变,足掌受压,皮肤增厚、疼痛。晚期第一跖趾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活动受限,疼痛加重,行走受到影响。
X线片显示,拇趾向外偏斜,第一、二跖骨间距增大。第一跖骨头内侧形成骨赘。晚期,第一跖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骨质有增生。
患者多数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中老年患者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防止畸形加重,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有拇外翻患者,在穿鞋时要宽松,鞋垫要垫厚,以减少对足的摩擦和刺激。经常用温水泡脚,按摩足趾能改善血液循环。经常充分活动足趾增强关节软骨的营养及足内肌的肌力,能防止关节软骨损伤,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拇外翻怎么治疗呢?
建议当发现有拇外翻畸形时,及早防治,这样,不仅能够延缓拇外翻恶化的程度,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以往治疗拇外翻的目的主要是解除痛苦,对于无痛性或疼痛不剧烈的畸形不主张矫正。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患者,主要是年轻女性患者,就诊的目的主要是由于外形不美观,不能穿着时髦的鞋;或者由于某些场台需要穿高跟鞋,但又疼得不能穿,在欧美由于拇外翻的发病率较高,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也促进了拇外翻的研究。
非手术疗法:
轻度的脚拇外翻,疼痛也比较轻的患者,可通过按摩脚拇指、向足内侧搬动脚拇趾等方法治疗。也可在脚拇指和第二脚指之间夹棉垫,或夜间时在脚拇指的内侧缚一块直的夹板,使脚拇趾变直。另外,经常在沙土上光脚行走,可以锻炼脚部的肌肉,延缓病情发展。但研究未能证明非手术疗法有疗效。
手术疗法
适用于疼痛厉害、畸形严重的患者。手术主要是将滑囊、增生的骨质切除。如果跖趾关节内侧的关节囊过松,可以通过重叠缝合部分关节囊使其紧缩。拇内收肌腱切断术和第一跖骨截骨术也是常用的方法。
微创疗法
微创拇外翻矫正技术只需在患处轻轻开一个2CM大小的微孔,在第一跖趾关节的关节囊内去除增生骨赘,并在关节囊内完成跖骨头部截骨移位和固定,矫正中重度拇外翻足的跖骨内翻畸形,一次性完成拇外翻矫正。术后外形美观,并从根本上避免了复发。
温馨提醒:避免长时间穿尖头高跟鞋是预防拇外翻的主要措施。平日穿鞋应尽量选前部较宽大,没有高跟的鞋,尤其是在运动或需长时间行走的时候。如果某些工作或场合必须穿高跟鞋,那么回家后应立即让脚部放松。一旦发现自己有轻微的大脚骨,就要及时进行矫正并尽量放弃穿尖头高跟鞋,回家后应经常用热水泡脚。扁平足者别穿高跟鞋。较为严重的大脚骨,要彻底,只有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才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