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干咳
概述 症状起因 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 饮食禁忌 治疗方法 经验分享 专家答疑

小儿咳嗽中医如何治疗

来源:复禾健康网

小儿咳嗽,极关重要,日久不愈,便不能活。若无痰干咳,或有痰而脉细沉,与左脉较右脉细者,可用冰糖大枣肉各二钱,芍药当归苦杏仁枇杷叶各五分,浓煎徐服自愈。且不可用辛散伤津之药。咳嗽最伤肝肺血液,芍归润血也。咳嗽最伤中气,糖枣养中气也。苦杏仁枇杷叶降肺气不伤肺液故效。此病乃木气失养上冲之咳,如尽从理肺去治,必伤中伤液,木气更冲,致生他患。小儿咳嗽,最忌脉细。

如脉细者,猪肺煮汤,养肺即愈。

如系无痰的干咳,左脉必比右细。此肺金枯燥,不能生水以养肝木。右脉若细,肺伤更重。可用山药扁豆各一钱,加生阿胶枇杷叶各五分,补肺养中滋津液而降肺气自愈。

凡服阿胶之咳,鼻梁必青,如用燥药,病必加重。如鼻梁青,咳而泻绿粪者,阿胶与山药并用亦能医治。山药重用,健脾利水。与阿胶之滋润相助为理也。

曾见医家,用生姜治小儿咳病,益治益坏,太多太多。因小儿脏器脆薄,受不住生姜辛散之故。治小儿病不用生姜,任何病证都能治好。一用生姜,无论何病,无不变生后患者。治小儿病以全不用生姜为妥。惟寒吐可用生姜汁少许,以降胃胆肺极佳。

如咳声不干,脉不沉细,此为脾肺之虚。可用山药扁豆各一钱,小枣二枚以补脾肺,半夏杏仁桔梗陈皮各三分,以降肺气即愈。

小儿咳嗽,其脉必虚,治咳之药必耗肺气,如以上诸咳,用以上诸法治不见效,可用八珍汤,白术党参茯苓炙甘草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五分或一钱,大补中土以降肺经,资助血液以降胆经,胆经降肺经自降,其咳自止。或八珍丸调服,此小儿咳病之救星也。用八珍之咳其脉必浮虚。

大人脉虚咳嗽,服降肺药不愈者,亦宜此方,预防肺痨之咳,亦有殊效。

桔梗系排脓降滞之药,极伤肺气慎用。因本草有桔梗载药上行一语,后人遂重用之以载诸药,暗中伤肺,都不知道。排脓岂有不伤血肉之事。肺金下行为顺,上逆为病。治肺病之药,绝无上行者。

若小寒前后咳嗽脉微,神惫,此微阳升动,根本摇泄,小儿中气微弱,当不住大气动摇之力,故阳冲于肺而咳。宜猪腰汤,温补肾家,使阳不冲乃愈。

小儿干咳气紧而喘,脉涩沉有力,半夜交寅,病必加重且烦。此肝胆病热,冲塞肺家,宜用四逆散,柴胡白芍生枳实炙甘草各五分,于子时前服下即愈。且不可服麻杏石甘汤,致中寒加病也。柴芍清木热,舒木气,枳实炙甘草降肺家塞住之热。子丑为肝胆主气之时,寅为肺主气之时。喘乃被动之病,故不可食麻黄。

此病如痰中带水,日轻夜重,脉不沉涩而沉中两部现弦者,此乃肺燥,宜用麦冬三钱,花粉杏仁桔梗陈皮半夏生草各一钱,细辛五分,麦冬花粉清肺燥,半夏桔梗等味降肺逆自愈。肺燥而痰中有水者,金燥则结聚,将水聚于胃间也。气聚故脉弦也。此二方与八珍汤的分别,八珍所治的咳,日重夜轻,脉虚不涩不弦。二方所治的咳,夜重日轻脉涩或弦也。麦冬一方药性平和,治肺要诀。涩乃闭塞之象,弦乃结聚之象。

此麦冬汤之咳,痰有清水,五味细辛干姜之咳,亦痰有清水,错服则杀人。

五味细辛干姜所治之咳,不分日夜,就枕即咳,此咳之原因在水逆。麦冬汤之咳,咳在下半夜,咳的原因在肺燥。

五味细辛干姜之咳,详古方下篇麦门冬汤证治推论的意义中。

小儿咳嗽,无痰干咳,或有痰脉沉。用麦冬紫菀炙草各二钱甚效。此由麻杏石甘汤之法变通而来,麦冬以代石膏紫菀以代麻黄也。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骨擦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窦性停搏起因分析

常见疾病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更多

因脑挫裂伤,右侧硬膜下血肿怎么办?

回答:脑挫裂伤和硬膜下血肿都是可以引来头痛,恶心干呕,失忆等症状,我伤损的程度以及血肿的大小有很...

医生医院推荐

张惠敏

张惠敏 副主任医师

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
擅长:改善过敏体质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
王朝阳

王朝阳 主治医师

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
擅长:小儿腹痛、腹泻、便秘、厌食、偏食、食积、...
肖建

肖建 副主任医师

青浦区中心医院
擅长:擅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
赵瑜

赵瑜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擅长:小儿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过敏性咳嗽、...
薛海燕

薛海燕 主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擅长:小儿过敏性疾病、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

药品推荐

999 小儿止咳糖浆

999 小儿止咳糖浆

华润三九(郴州)制药有限公司
潘高寿 小儿止咳糖浆

潘高寿 小儿止咳糖浆

广州白云山潘高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小儿热咳口服液

小儿热咳口服液

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

医疗资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热门疾病 / 症状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肺及肺系 > 小儿干咳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禁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