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著 文章编号:1005-2216(2010)01-0065-02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缝合方法疗效比较 王 玢1,童 英1,朱 艳2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的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 空军总医院对82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观察组)封闭创腔,并与同期采用常规 由深至浅分层托底连续缝合的79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手 术时间37~81(52·33±18·09)min,术中出血量40~110(77·42±28·15)mL。对照组手术时间43~137(91·86± 34·63)min,术中出血量50~350(176·74±45·68)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Keywords:laparoscopy;myomectomy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志码:A作者单位:1.空军总医院妇产科,北京100142;2.辽宁医学院 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辽宁锦州121001 电子信箱:wangbin77@sina.com 腹腔镜下在实施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于切口 小、底部深窄的创腔,采用常规缝合方法操作较为困难,容 易遗留死腔,创面出血流至子宫浆膜面甚至盆腔,以及反复 缝合止血导致手术时间延长等,增加了盆腔感染及盆腹腔 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在腹 腔镜下缝合止血、封闭创腔,该方法操作简单,止血确切,出 血量少,缩短了手术时间。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空军总医院 收治肌壁间子宫肌瘤无开腹手术史及并发症患者161例行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年龄21~47岁,平均34·2岁;子 宫大小如孕8~14周;肌瘤数目1~8个。其中观察组采用 改进的缝合方法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由深至浅分层托底 连续缝合79例,两组年龄、体重、子宫大小及肌瘤数目等方 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改进缝合方法操作如下:(1)“8”字缝扎创腔底出 血点:于创腔底部下方约5mm水平的A侧浆膜面a点进 针,于创腔底部上方约5mm水平B侧浆膜面b点出针;再 于创腔底部下方5mm水平的B侧浆膜面的c点进针,于创 腔底部上方约5mm水平A侧浆膜面的d点出针,结扎(见 图1-1)。
(2)“8”字缝扎创腔侧壁出血点:于出血点下方约 5mm水平的浆膜面a点进针,于出血点上方约5mm水平创面处b点出针;
再于出血点下方约5mm水平创面处c点进 针,于出血点上方约5mm水平的浆膜面d点出针、结扎(见 图1-2)。(3)“8”字缝扎封闭创腔,同时包埋浆膜层:于创 腔底部下方约8mm水平的A侧浆膜a点进针,于B侧浆膜 面底部上方8mm水平b点出针,再于B侧浆膜面创腔底部 下方约8mm水平处c点进针,于A侧浆膜面底部上方8mm 水平d点出针、结扎(见图1-3)。针距1·0~1·5cm,间断 “8”字缝合封闭创腔,同时包埋浆膜层。
1·2·2 两组对比指标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37~81(52·33±18·09)min;术中出 血量40~110(77·42±28·15)mL。对照组手术时间43~ 137(91·86±34·63)min;术中出血量50~350(176·74± 45·68)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不可替代的成熟手术方 法[1]。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具有美观、微创、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恢复快、 术后粘连等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 肌瘤的方法之一[2-3]。出血是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 一,由此可继发盆腔感染、粘连、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4]。 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确切结扎缝合创面出血点是手术成功的 关键。腹腔镜下深窄创腔的缝合操作难度较大,应用传统 的常规托底间断或连续缝合方法,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多,容易遗留死腔。 本文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缝合范围超出创面达正常组 织,有效结扎了向各个不同方向迂曲及回缩至正常组织的血 管断端,避免了假象止血及创面渗血,不遗留死腔。改进的 缝合方法简化了手术操作,不需反复止血,因而术中出血量 少,手术时间短。本文观察组手术时间(52·33±18·09)min出
血量(77·42±28·15)mL;对照组手术时间(91·86±34·63) min,出血量(176·74±45·68)mL,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 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本文资料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改 进的缝合方法,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