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可通过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等方式判断。肠胃炎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或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1、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突发性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中上腹,呈阵发性绞痛;腹泻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可能带有黏液;伴随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部分患者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食等非特异性表现。
2、体格检查腹部触诊可发现肠鸣音亢进,脐周轻度压痛,但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脱水患者可见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尿量减少。严重电解质紊乱时可出现肌无力或心律失常体征。婴幼儿需重点观察前囟凹陷程度及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粪便常规可见未消化食物残渣,镜检可能发现红细胞、白细胞或寄生虫卵。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适用于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电解质检查可评估脱水程度及酸碱平衡状态。
4、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可排除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观察肠管蠕动情况及肠壁水肿程度。腹部X线平片主要用于鉴别肠梗阻,典型表现为肠管积气积液但无气液平面。CT检查仅在怀疑复杂病例时采用,能清晰显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征象。
5、病原学检测粪便培养可明确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致病菌。核酸检测能快速识别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原体。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选择。寄生虫感染需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或改良抗酸染色确诊。特殊情况下需进行胃镜检查取活检。
肠胃炎患者应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饮食宜选择米汤、粥类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及高纤维饮食。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婴幼儿需及时更换尿布。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超过6小时无尿,应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等止泻药物。
儿童肠胃炎可遵医嘱服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儿童肠胃炎多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自行用药。
一、蒙脱石散蒙脱石散是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能吸附肠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减轻腹泻症状。该药对病毒性肠胃炎引起的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服用后可能引起轻度便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家长需注意药物需与食物间隔服用,避免影响效果。
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属于微生态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不良和腹泻症状。适用于因抗生素使用或感染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但对牛奶过敏的儿童需谨慎使用。家长需按说明书用温水冲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
三、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散用于预防和治疗儿童腹泻引起的轻中度脱水,能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尤其适用于呕吐、腹泻频繁的患儿,但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家长需严格按比例配制溶液,少量多次喂服,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胃肠负担。
四、消旋卡多曲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为脑啡肽酶抑制剂,通过减少肠道水和电解质过度分泌来缓解腹泻。适用于急性水样腹泻的辅助治疗,但不可用于细菌性痢疾等感染性腹泻。家长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需观察儿童精神状态。
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含三种活性益生菌,能抑制致病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环境。对乳糖不耐受或饮食不当引起的肠胃炎效果较好,需冷藏保存以保证菌群活性。家长应避免用热水送服,建议与温奶或温水混合后空腹服用。
儿童肠胃炎期间家长需注意饮食调理,急性期可短暂禁食4-6小时后逐步恢复进食,从米汤、稀粥等流质食物开始,避免油腻、高糖及乳制品。注意补充水分预防脱水,每次腹泻后需补充适量口服补液盐。保持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尿量及腹泻次数,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嗜睡或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锌制剂帮助肠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